套銑撈筒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1:04:41 1
套銑撈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套銑撈筒,屬於油田修井作業小件落物打撈工具【技術領域】。由上接頭、筒體、套銑頭組成,上接頭通過螺紋與筒體連接,筒體內壁自上而下均勻閉窗及窗舌,筒體與套銑頭焊接,套銑頭的內徑小於筒體內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滿足如鋼絲繩、刮蠟片、測試儀等小件複雜落物打撈的施工要求,打撈成功率高;在處理被掩埋的長井段落物魚頂時,可實現一次完成套銑、打撈工序,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節約作業成本。
【專利說明】套銑撈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落物打撈器,屬於油田修井作業小件落物打撈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修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些小件落物導致施工受阻,必須通過打撈或磨銑後循環修井液將落物帶出地面,傳統的處理工藝一般採用磨鞋磨銑破碎或用一把抓常規工具打撈,但由於其自身的結構及使用操作的限制,會出現多次打撈的低效率甚至無效的現象,加大了勞動強度,增加了作業成本。
[0003]專利號02255499.8公開了一種井下作業撈筒,它由上接頭和工作筒等組成,工作筒的底端可連接引鞋或直接設計引鞋,上接頭與工作筒聯接,圓卡瓦安裝在工作筒內,由螺釘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外徑小,防倒扣,可退出,操作簡單。在結鹽、結垢的油水井和套管變形井中使用,刮削作用小,容易下入,衝洗效果好,但由於井內狀況複雜,其打撈小件落物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打撈小件落物效率低下的缺陷,提供一種既能實現套銑鑽進,又能進行小件落物打撈的組合修井工具,縮短修井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
[0005]本實用新型由上接頭、筒體、套銑頭組成,上接頭通過螺紋與筒體連接,筒體內壁自上而下均勻閉窗及窗舌,筒體與套銑頭焊接,套銑頭的內徑小於筒體內徑。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是能夠滿足如鋼絲繩、刮蠟片、測試儀等小件複雜落物打撈的施工要求,打撈成功率高;在處理被掩埋的長井段落物魚頂時,可實現一次完成套銑、打撈工序,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節約作業成本。
[000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本實用新型由上接頭1、筒體2、套銑頭3組成,上接頭I通過螺紋與筒體2連接,筒體2內壁自上而下設有閉窗4及窗舌5,筒體2與套銑頭3焊接,套銑頭3的內徑小於筒體2內徑。
[0010]所述的閉窗4、窗舌5為梯形或三角形,均勻分布在筒體2內壁上。
[0011]所述的窗舌5開口角度為30° -60°。
[0012]當對小件落物進行套銑打撈時,將本實用新型的上接頭I通過螺紋與上部管柱連接,遇阻時,旋轉管柱,依其底面套銑頭3在鑽壓作用下,磨銑小件落物,並將其收攏進筒體2,掛接在窗舌5上,實現打撈,同時由於套銑頭3內徑小於筒體2內徑,形成變徑臺階,對筒體2落物也能起到阻擋防掉效果,從而完成打撈小件落物的目的,確保了打撈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套銑撈筒,由上接頭(I)、筒體(2)、套銑頭(3)組成,其特徵是:上接頭(I)通過螺紋與筒體(2)連接,筒體(2)內壁自上而下設有閉窗(4)及窗舌(5),筒體(2)與套銑頭⑶焊接,套銑頭(3)的內徑小於筒體⑵內徑,形成變徑臺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銑撈筒,其特徵是:所述的閉窗(4)、窗舌(5)為梯形或三角形,均勻分布在筒體(2)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套銑撈筒,其特徵是:所述的窗舌(5)開口角度為30。-60。。
【文檔編號】E21B31/16GK203769700SQ20132067253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黃學賓, 李德剛, 金文剛, 尹明, 鍾立功, 金玉玲, 耿鵬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採油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