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5:51:2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塗覆裝置,具體為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子設備的裝配過程中,磁芯繞銅線後表面需要塗覆防導電塗層,表面塗層的塗覆非常重要且關鍵,現有的塗覆工序中,一部分採用人工塗覆,效率低下,一部分採用簡易機械裝配,導致塗覆的厚度不一,給人們的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包括電機、卡接軸、連接軸、磁芯、底座、冷氣入口、風扇、限厚機、浸膠機、膠水添加裝置、銅纜,所述電機通過連接軸與磁芯連接,所述磁芯的端部通過卡接軸卡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側壁上開設有冷氣入口,所述底座內部設置有風扇,所述風扇位於磁芯的正下方,所述磁芯的表面殘繞有銅纜,所述銅纜卡接在限厚機上,所述銅纜穿過浸膠機,所述浸膠機上部添加有膠水添加裝置。所述電機為變頻調速電機。所述銅纜穿過浸膠機的根數為至少五根,相鄰銅纜相互平行,所述浸膠機內設置有保溫裝置。所述底座下部是風扇的個數為至少兩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限厚機的出料口周圍設置有水冷循環系統,所述限厚機的出料口為環形結構,且出料口的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浸膠機前端和後端設有與限厚機的出料口數量相同的定位通孔,所述浸膠機內部設置有液位傳感器,所述膠水添加裝置與浸膠機的連接處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和液位傳感器均與PLC電路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限厚機的出料口的直徑為5-15毫米。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限厚機下部設置有廢料收集盤。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快速進行磁芯表面防導電塗層的塗覆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一種防導電塗層塗覆裝置,包括電機1、卡接軸2、連接軸3、磁芯4、底座5、冷氣入口6、風扇7、限厚機8、浸膠機9、膠水添加裝置10、銅纜11,所述電機1通過連接軸3與磁芯4連接,所述磁芯4的端部通過卡接軸2卡接在底座5上,所述底座5側壁上開設有冷氣入口6,所述底座5內部設置有風扇7,所述風扇7位於磁芯4的正下方,所述磁芯4的表面殘繞有銅纜11,所述銅纜11卡接在限厚機8上,所述銅纜11穿過浸膠機9,所述浸膠機9上部添加有膠水添加裝置10。所述電機1為變頻調速電機。所述銅纜11穿過浸膠機9的根數為至少五根,相鄰銅纜11相互平行,所述浸膠機9內設置有保溫裝置。所述底座5下部是風扇7的個數為至少兩個,所述限厚機8的出料口的直徑為5-15毫米。所述限厚機8下部設置有廢料收集盤。所述限厚機8的出料口周圍設置有水冷循環系統,所述限厚機8的出料口為環形結構,且出料口的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浸膠機9前端和後端設有與限厚機8的出料口數量相同的定位通孔,所述浸膠機9內部設置有液位傳感器,所述膠水添加裝置10與浸膠機9的連接處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和液位傳感器均與PLC電路連接。
使用時,將裝配好的磁芯4通過卡接軸2卡接在底座5上,然後將磁芯4通過連接軸3與電機1連接,將銅纜11穿過浸膠機9,然後穿過限厚機8殘繞在磁芯4的表面,所述浸膠機9表面設置有膠水添加裝置10,啟動電機1,電機1轉動,帶動磁芯4轉動,從而引發銅纜11繞磁芯4纏繞,銅纜11在浸膠機9內浸膠後,通過限厚機8,控制銅纜11表面附著的膠體厚度,底座5下部的風扇7能讓銅纜11表面附著的膠體快速變硬,同時底座5下部的冷氣入口6也能讓銅纜11表面附著的膠體快速變硬,從而起到絕緣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