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複式交通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0:02:3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通系統,具體涉及一種立體複式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的數量越來越多,致使城市的交通情況越來越惡化,堵車現象日益嚴重,不但不利於居民的快速出行,而且造成大量的時間和能源消耗、空氣和噪音汙染以及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的擁堵和環境汙染,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關鍵;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尤其是軌道交通,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主要手段。現有的城市軌道交道主要是地鐵和輕軌,其主要缺點是造價昂貴、每公裡造價約幾億人民幣,工程浩大、地上和地下均需施工,建設周期長、一條線通常需要3~5年的時間,施工時對環境影響大、影響現有的交通和環境。
現有的地上軌道交通一般需要鋪設獨立的軌道,由於現在高架道路建設發達,實際很難在城市規劃中開闢出獨立的空間用來鋪設地上軌道交通,因此地上軌道交通可行性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申請提供一種立體複式交通系統,通過在原有的高架道路上做出改進,利用現有高架道路下方與地表路面上方的剩餘空間,開發一種軌道交通系統。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體複式交通系統,包括地表路面上設置的若干高架橋墩,每一高架橋墩的上端為橋墩蓋梁,所述橋墩蓋梁上鋪設有高架橋路面,其特徵在於,所述橋墩蓋梁的下方預埋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下方懸掛有軌道梁,所述軌道梁下方懸掛有空軌列車。
優選的,所述連接部包括兩塊平行設置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上半部分預埋在橋墩蓋梁內部,所述連接板的下半部分露出在橋墩蓋梁下方。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兩側平面上均勻排布有若干剪力釘。
優選的,所述剪力釘熔融焊接在所述連接板上。
優選的,所述剪力釘的直徑d滿足如下條件,18mm≤d≤24mm。
優選的,所述軌道梁為底面設有開口的矩形梁,所述軌道梁的兩側端面固定在所述連接板的下端。
本申請充分利用了高架橋墩上端的橋墩蓋梁,利用橋墩蓋梁下方至路面上方的剩餘空間增設空軌交通系統。在高架橋墩的橋墩蓋梁下表面鋪設懸掛式軌道,可以增加高架橋的空間利用率,通過合理的橋墩高度設計布局,可以在滿足地表路面保證貨車和小型車輛通行的同時,進行鋪設軌道使空軌列車順利通行。
連接部包括連接板和連接板上固定的若干剪力釘,剪力釘均勻排布在連接板的兩側,並通過熔融焊接或鉚接固定在連接板上,本申請通過上述結構達到空軌列車的承重標準,保證整體機構的運行安全。
連接板下方設有軌道梁,所述軌道梁內部套裝有軌道,通過調節軌道梁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可以調整軌道的高度間隙,從而達到列車運行平穩的目的。
所述空軌列車為流線型車廂,具有外形美觀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包括高架橋的優選方案1;
圖2為本發明中高架橋的優選方案2;
圖3為本發明中連接部的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連接部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中上懸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空軌列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立體複式交通系統,包括地表路面1和其上設置的高架橋,所述高架橋包括若干高架橋墩2,高架橋墩2的上端為橋墩蓋梁3,橋墩蓋梁3上方鋪設有高架橋路面4,為保證高架路面的載重及空軌列車的承重,所述高架橋路面為供車輛縱列行駛的6條車道,其中每3條車道同向排列。橋墩蓋梁3的下方預埋有連接部5,所述連接部部5下方設有軌道梁6,軌道梁6下方懸掛有空軌列車7。
上述技術方案充分利用了高架橋墩上端橋墩蓋梁與地表路面之間的剩餘空間。在高架交通橋的橋墩橋墩蓋梁下表面鋪設懸掛式軌道,可以增加高架橋的空間利用率,通過合理的橋墩高度設計布局,可以在滿足地表路面保證貨車和小型車輛通行的同時,進行鋪設軌道保證空軌列車通行。
如圖1所示,包括一種高架橋的優選方案1,所述高架橋的正視圖為Π型,其承重的高架橋墩2包括左右各一個,分別置於地表路面1縱向的中心線的左右兩側,高架橋墩2的左右兩側均可以通車,所述軌道梁6可以鋪設在所述高架橋墩2的兩側,也可以鋪設在左右兩個高架橋墩2的中間。
如圖2所示,一種高架橋的優選方案2,所述高架橋的正視圖為T型,其承重的高架橋墩2置於地表路面1縱向的中心線上,所述軌道梁6鋪設在所述高架橋墩2的兩側。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連接部5包括兩塊平行設置的連接板51,所述連接板51與所述高架橋路面4的鋪設方向同向設置,所述連接板51的上半部分預埋在橋墩蓋梁3內部,所述連接板51的下半部分露在橋墩蓋梁3的下方。
所述兩塊連接板51的上端面連接有橫梁52,所述橫梁52的寬度大於所述連接板51的寬度,所述橫梁52的長度大於所述連接板51的長度。所述連接板51兩側平面上均勻排布有若干剪力釘53,所述剪力釘53固定在所述連接板51上。
所述連接板51熔融焊接或一體成型在所述橫梁52上。
所述剪力釘53熔融焊接或鉚接在所述連接板51上。所述剪力釘51的直徑d滿足如下條件,18mm≤d≤24mm,作為優選方案,d=20mm。
上述連接部的優選方案旨在提供一種強度高、結實耐用、承重好的預埋結構,通過上述方案,連接部預埋在高架橋墩的橋墩蓋梁下方,當空軌列車的自重及運行中產生的扭矩通過上懸軌道施於連接部時,受力通過剪力釘及橫梁作用在橋墩蓋梁上,保證空軌列車的運行安全。
如圖5所示,所述軌道梁61為底面設有開口的矩形梁,所述軌道梁61的兩側端面懸掛連接在所述連接板51的下端,所述軌道梁61的內部設有軌道行走面62,軌道行走面62支撐有列車懸掛機構63,所述列車懸掛機構63連接在空軌列車7的頂部。
本方案通過調節軌道梁61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可以調整其內部鋪設的軌道走行面62的高度間隙和水平位移量,從而保證軌道走行面62的平穩,達到列車平穩運行的目的。
如圖6所示,所述空軌列車7的整體結構為流線型,所述空軌列車7包括若干相同結構的車廂71,所述車廂71的數量大於或等於0,所述車廂71兩端連接有相同結構的驅動車廂72,當列車換向時,原來位於末尾的驅動車廂72作為車頭使用,原來作為車頭的驅動車廂72作為車尾使用。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為準。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