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磚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9:58: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土磚。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鄉鎮建設特別是民居建築在拆遷、建設、裝修、修繕等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渣土、廢舊混凝土、廢舊磚石,日益增多,導致建築垃圾汙染越來越嚴重,而一般的建築用磚都是採用煤渣,爐渣與黃土、粘土混合煅燒而成,雖然堅固,但不可自然降解;而採用化學原理或高壓而成改性生土磚,生產工藝和降解過程複雜,自然降解周期長。使用過的土壤可復耕難度大,生態和環保效果也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土磚,能夠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生土磚,包括麻袋,麻袋內填充生土,麻袋上表面設置多個第一開口,下表面設置多個第二開口,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上下垂直對稱,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上下貫通,形成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麻袋填充生土,而麻袋和生土都自然降解,起到環保的效果;同時設置開口,形成通孔,節省材料的同時有利磚體風乾,填充管狀植物材料後能增加磚牆體強度;同時還由於麻袋的保護作用,使得生土磚不易斷裂和脫落,麻袋錶面粗糙還有利於磚體與磚體之間的粘合和磚體與內外牆體裝飾材料的粘合。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麻袋為方形。採用方形布袋,能更好的方便生土磚成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為圓形。圓形的通孔受力更均勻。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上下對稱,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均勻分布。便於堆砌時,生土磚之間的通孔相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生土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生土磚的在堆砌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生土磚。如圖1所示,生土磚,包括麻袋1,麻袋1內填充生土6,麻袋1上表面設置多個第一開口4,下表面設置多個第二開口3,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上下垂直對稱,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上下上下貫通,形成通孔2。
一般磚塊成型都是採用模具壓制而成,若採用高壓容易是磚土變性,而麻袋1為方形,生土磚可以自然風乾成型。麻袋1本身的網狀結構易於排水,在上表面設置多個第一開口4,下表面設置多個第二開口3後,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上下垂直對稱,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上下上下貫通,形成通孔2,更易於排水,使得生土磚更加容易風乾成型。同時麻袋1表面滲出的生土形成一層生土層,增加了其堆砌時的粘性,更易於生土磚的粘合。而麻袋1和生土6都能自然降解,在拆遷建築時,生土磚自然降解,還原成土壤,從而不會產生建築垃圾,造成建築垃圾汙染。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上下貫通,形成通孔2,還減少了材料,節約了成本。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為圓形,從而使得通孔2為圓柱形,圓柱形的通孔2受力更均勻,從而增加生土磚的強度。同時還由於麻袋1的包覆作用,對生土磚起到保護作用,使得生土磚不易斷裂和脫落。同時麻袋1表面粗糙,接觸面積大,更易於生土磚的粘合和內外牆體裝飾材料的粘合。
如圖2所示,在堆砌時,通孔2聯通相堆砌的生土磚,同時在通孔2內插入蘆杆、柳條等管狀植物材料5後,再往通孔2內填入生土6,進一步增加生土磚的強度,同時由於秸稈5的連接作用,使得相堆砌的生土磚之間更加穩固,而增加磚牆體強度。而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3均勻分布,更易於生土磚之間的通孔2相通,方便堆砌。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