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7:44:16 1
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應用在口腔固定修復領域,特別是要求各基牙間具有共同就位道的固定義齒修復中。口內就位道觀測儀,主要有兩個相互平行的觀測尺、橫梁及手柄組成。一個觀測尺在橫梁的一端,並且可以旋轉;另一個觀測尺在橫梁的另一端,且可在橫梁上的滑槽內滑行。手柄呈扁平狀,以利於握持。其特徵在於:觀測時將觀測尺尖端置於基牙的肩臺處,再將另一端觀測尺的尖端置於另一基牙的肩臺處,便可直觀地觀察基牙的共同就位道。一個觀測尺相對固定,另一個觀測尺可根據兩基牙間的不同距離在橫梁上滑行來調節。兩個觀測尺都可以旋轉,以適應基牙的各個軸面。
【專利說明】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專利應用在口腔固定修復領域,特別是要求各基牙間具有共同就位道的固定義齒修復中。
【背景技術】
[0002]在當前固定義齒修復過程中,牙體預備後共同就位道的確定主要依靠操作者的經驗,但這有很大的不準確性,尤其是對初學者很難把握,軸向聚合度過大,一方面使磨除的牙體組織過多,另一方面則影響固定義齒的固位;如果牙體磨除量不足,存在牙體倒凹,則固定義齒無法就位,如通過填倒凹的方法,則影響到義齒的精密性。對於不易確定共同就位道的,有的操作者採取取牙模,然後灌注石膏模型,再到模型觀測儀上觀測,根據觀測結果,再到患者口腔中進行牙體預備,這樣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的就診時間。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專利的目的是:通過這種觀測儀在口腔中對固定義齒的共同就位道進行定性,以確定是否有共同就位道。
[0004]本發明專利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主要有兩個相互平行的觀測尺、橫梁及手柄組成。一個觀測尺在橫梁的一端,並且可以旋轉;另一個觀測尺在橫梁的另一端,且可在橫梁的滑槽上滑行。手柄呈扁平狀,以利於握持。其特徵在於:觀測時將觀測尺尖端置於基牙的肩臺處,再將另一端觀測尺的尖端置於另一基牙的肩臺處,便可直觀地觀察基牙的共同就位道。一個觀測尺固定,另一個觀測尺可根據兩基牙間的不同距離在橫梁上滑行來調節;兩個觀測尺都可以旋轉,以適應基牙的各個軸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圖1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的示意圖。
[0006]圖中,1-觀測尺,2-觀測尺,3-橫梁,4-手柄,5-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參照附圖1,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的示意圖,參照圖1,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包括:觀測尺1、觀測尺2、橫梁3、手柄4和滑槽5組成。觀測尺長度為15mm,寬度為10mm,厚度為0.3_,近觀測尺尖端部分逐漸變薄。觀測尺上端是圓形的,可插入到橫梁的圓孔中。兩觀測尺工作面是相互平行的,觀測尺I位於橫梁3的一端,每轉動一下可旋轉90°,以便於觀察基牙各個軸面。觀測尺2位於橫梁的另一端,其旋轉方式和觀測尺I相同。橫梁3上有滑槽5,觀測尺2可在其上滑行。手柄4是用來握持的。
[0008]觀測時將觀測尺I置於遠中基牙的遠中面肩臺上,同時滑動觀測尺2使其位於近中基牙的近中面肩臺上,這時藉助口鏡便可觀察基牙上有無倒凹,以確定有無共同就位道。將兩個觀測尺分別同向旋轉90°,再分別置於基牙的頰側面或舌側面,便可觀察基牙頰、舌側面有無共同就位道。基牙間的 不同距離可通過觀測尺2的滑行來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觀測尺,觀測尺(I)在橫梁的一端,旋轉一次可達90°,以適應基牙的四個軸面;觀測尺(2)位於橫梁另一側,可在橫梁上滑行,同觀測尺(I)相同,也可旋轉;橫梁(3),連接觀測尺和手柄,橫梁上有滑槽(5),觀測尺(2)可在滑槽內滑行;手柄(4),在觀測尺(2)的一側,呈扁狀,以便於握持。
2.如權利I要求所述的口腔內就位道觀測儀,其特徵在於,可始終保持兩個觀測尺平行,且可根據基牙 的不同位置調節觀測尺之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A61C19/04GK103784209SQ201210432857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日
【發明者】崔榮新 申請人:崔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