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和楊郎鎮有啥關係(楊家將黃土坡大戰)
2023-05-31 06:00:47 2
一,冤家路窄
遼國前期第一猛將韓昌韓延壽,是遼國文武雙狀元,娶了蕭太后的大公主,所以他是遼國的金刀駙馬。被蕭太后封為平南滅宋兵馬大元帥之職,統三川六國數十萬人馬。
韓昌武藝高強,他的三股託天鋼叉下,有多少宋將喪命!而且,韓昌足智多謀,是楊六郎的勁敵,他一生鬥了三代楊家將。
楊家將的鼎盛時期無疑是七郎八虎在一起的時候。那是金刀令公楊繼業與他的八個兒子都是勇冠三軍的大將。楊繼業號稱楊無敵;楊六郎槍法精湛絕倫;楊七郎勇猛無雙,楊家人才鼎盛如此,讓遼人忌憚,讓宋室江山堅如磐石!
可金沙灘和兩狼山兩場血戰,七郎八虎僅存六郎一人。面對韓昌率兵來犯,六郎責無旁貸,奮力應戰!
(楊六郎)
更何況,金沙灘血戰,正是韓昌設計,指揮遼軍,楊家大郎、二郎、三郎血灑疆場,四郎、五郎和八郎失蹤,兩狼山,又是中了韓昌之計,重重包圍,金刀楊令公最後被逼殉國!
(韓昌)
國讎家恨。楊六郎一見韓昌,便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幽州城門外,韓昌正要對又餓又困的楊七郎下毒手,楊六郎飛馬殺到,一槍將韓昌的耳環挑落。韓昌帶著耳傷而退。
(楊七郎)
兩狼山前,韓昌對有傷在身的老令公步步緊逼,趕盡殺絕。六郎與七郎殺到,兩兄弟圍著韓昌一陣狠揍,殺得韓昌汗流浹背,狼狽而逃!
二,大戰三晝夜
一直所向披靡的韓昌,在遇上楊家將後,接連受挫,摸著受傷的耳朵,韓昌冷汗直冒,再也不敢佩戴耳環了。
但是,南朝的花花世界對蕭太后和他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韓昌回國後,勤練武藝,熟習兵書,期待有朝一日戰敗楊六郎,掃除南侵的最大障礙!
韓昌再次率兵南侵,不久又傳來楊六郎病逝的消息,遼兵更是肆無忌憚,兵鋒直逼汴京城下。
朝廷無人應戰遼兵,佘太君掛帥,率楊門女將抗遼。燒火丫鬟楊排鳳掄起燒火棍,將遼國先鋒馬塗溫打得大敗而逃。
佘太君率軍追擊,直殺到離幽州不遠的黃土坡土城。
韓昌率大隊遼兵將楊家女將團團圍在土城,楊排鳳突圍到京城搬救兵。
楊六郎詐死被寇準識破,只得替八賢王任二路元帥,率兵趕往黃土坡解圍。
楊六郎在出徵路上,又收得四員得力大將:孟良、焦贊、楊興和嶽勝。
兩軍對陣,孟良和楊興連勝幾陣,韓昌親自出陣,六郎出馬迎戰。
決戰前,兩位主帥擊掌為誓,互相約定:
六郎說:"韓元帥,忠臣不怕死,怕死不為忠。我楊家世受皇恩,是掛侯將軍,哪能畏刀避劍?今天你我交 鋒,語復前言,如果你敗了,交 降書順表。」「你敗了呢?」「跪在你的馬前,任你宰割。」說罷,兩人「啪啪啪」三擊掌。韓昌說:「你我交 戰不許別人幫忙。」六郎說:「好!」
韓昌大叉一舉,奔六郎劈下來。六把大槍一橫,往上一崩,「當!」崩開了韓昌的大叉,就像空中打了個霹雷,震得韓昌膀子酥了一下,戰馬倒退五六步。六郎也兩手的虎口發熱,看了看,冒血跡兒了。
兩人一交手,便試出力量竟不分上下!
六郎馬往前進,奔韓昌「啪啪啪「鎖喉三槍,韓昌用叉一磕槍,然後,順水推舟,奔六郎腰間來。六郎斜身用槍一挑,戰馬衝過去了,二人圈馬再戰。四條臂膀空中舞,八個馬蹄起塵土,只殺得天昏地暗、紅日無光,打了七十回合,不分勝敗。
這時天色已晚,雙方停戰吃飯。吃飽喝足後,點起火把,二人又打在一起。
楊景和韓昌二人打了一夜 ,天亮了,吃完戰飯又戰,戰到天黑,吃罷飯再打。兩邊軍卒擂鼓助威,搖旗吶喊,都為主帥助陣。六郎把楊家祖傳槍法使出來了。有詩為證:
怪蟒出洞吐寒光,敵人陣前必帶傷;
按頭推攥斜身刺,獨蛟戲水最難防;
烏龍絞尾橫搶掃,反手拌杆砸頂梁;
轉尾搖頭揮血擋,蜻蜓點水鬼神忙;
霸王甩槍回身打,胸前掛印美名揚。
六郎今天拿出自己平生所學的本領戰韓昌,這邊眾將起看越高興。嶽勝、楊興心裡讚賞:怪不得六哥威震天下、名揚四海呢!能力真大,我們再學十年也趕不上。
那大駙馬、元帥韓昌,也是名人指點,高人指教。這杆鋼叉練得爐火純青、已是登峰造極。有詩為證:
鋼叉一抖陰陽手,舉火燒天託雙肘;
八寶轉環風雷響,獅子搖頭大張口;
白蛇吐芯奔面門,黃龍白尾兩肋走;
夜叉探海招數妙,偷天換日移星鬥;
大鵬展翅劈頭落,敵將相逢難逃走。
兩個人槍叉並舉,直達了三天三夜,仍然不分勝負。
突然,焦贊假扮七郎,從黃土坡頂衝下來,高叫:"韓昌,還我性命,俺楊七郎到了。"
韓昌一聽七郎來了,嚇一跳,一分神,六郎一槍刺來,韓昌一閃身,頭一暈,摔下馬來。
一場打了三天三夜的曠世大戰,最終以楊六郎取勝告終!
三,是否勝之不武?
決鬥前,二人擊掌賭鬥:雙方單打獨鬥,不許別人幫忙。那麼,焦贊扮七郎衝下坡,使韓昌分神,算不算六郎這邊違約?
韓昌和六郎打了三天三夜,已累得頭暈眼花。從這可看出,韓昌已到了極限,起碼,韓昌的體力要稍遜一籌。
焦贊高聲喊叫,二人都是受影響的,結果韓昌吃驚分心,六郎卻乘隙取勝。這也證明楊六郎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強於對方。
韓昌事後表態:只要有你楊景一桿槍鎮守邊關,我韓昌決不造次。並且,韓昌回國後,說服了蕭太后,派人送來降書順表,表示順服宋韓,永不造反。
從這可看出,韓昌是心服口服的。如果他認為楊六郎違反約定,自然會要楊六郎認輸,畢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由此可見,楊六郎與韓昌在黃土坡三天三夜的決戰,楊六郎是最終佔了上風的,韓昌也是輸得心服口服的。
這一曠世大戰,換來了宋、遼邊境近十年的和平相處。不久,遼國奸細王強在北宋朝廷興風作浪,宋、遼邊境風波又起。
(圖片來自網絡)
(主要參考資料:劉蘭芳評書《楊家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