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輸液瓶改進瓶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5:38:46 3
專利名稱:B型輸液瓶改進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液包裝瓶,尤其涉及一種輸液瓶。
技術背景目前,輸液瓶的密封方式通常是將一個帶有彈性軟邊的橡 膠瓶塞塞入瓶口內,然後把該軟邊翻向下方將瓶頸包裹住;由於瓶頸的內 壁為圓筒形的直壁結構,因此瓶塞容易鬆動、瓶口密封不嚴;另外,由於 瓶底比較光滑,因此當臺面稍有振動或傾斜時輸液瓶便容易滑落而損壞。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 種瓶塞不易鬆動、密封嚴密、瓶底防滑效果好的B型輸液瓶改進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與瓶體連 為一體的瓶頸;靠近瓶口處的瓶頸內壁為一段上小下大的內圓錐面結構, 在所述瓶頸內壁的頂端設有一個環形的內凸緣;在瓶底設有由若干月牙形 的凸起排列而成的防滑圈。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於在傳統B型輸液瓶的基礎上將瓶頸 內壁改為了上小下大與瓶塞相適配的內圓錐面結構,並在瓶口處設置了一 個能夠阻擋瓶塞退出、脫落的環形內凸緣,因此有效地克服了原來B型輸 液瓶瓶塞容易鬆動、脫落,密封不嚴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輸液瓶的密封性; 另外,由於在瓶底的外部設置了由若干凸起排列而成的防滑圈,因此大了 瓶底與臺面的摩擦係數,消除了輸液瓶容易滑落的缺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中瓶頸l 內凸緣2 瓶體3 瓶底4 凸起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說明
在圖1 2中,瓶頸1與瓶體3連為一體,兩者之間通過一段球冠狀的 曲面過渡連接,瓶頸1的外壁設有兩個外凸緣;靠近瓶口處的瓶頸內壁為 一段上小下大且與瓶塞相適配的內圓錐面結構。為了防止瓶塞因瓶內的壓 力升高而脫出,在所述瓶頸內壁的頂端與瓶口之間還設有一個環形的內凸 緣2;為了增大瓶底4的摩擦力,在瓶底4的外部設置了由若干月牙形的 凸起5排列而成的防滑圈。
權利要求1. 一種B型輸液瓶改進瓶,包括與瓶體連為一體的瓶頸;其特徵在於靠近瓶口處的瓶頸內壁為一段上小下大的內圓錐面結構,在所述瓶頸內壁的頂端設有一個環形的內凸緣(2);瓶底(4)設有由若干月牙形的凸起(5)排列而成的防滑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B型輸液瓶改進瓶,屬於輸液瓶;旨在提供一種瓶塞不易鬆動、密封嚴密、瓶底防滑效果好的輸液瓶。其技術方案包括與瓶體連為一體的瓶頸;靠近瓶口處的瓶頸內壁為一段上小下大的內圓錐面結構,在所述瓶頸內壁的頂端設有一個環形的內凸緣(2);瓶底(4)設有由若干月牙形的凸起(5)排列而成的防滑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瓶塞不易鬆動脫落、瓶底與臺面的摩擦係數大,是一種理想的醫用輸液瓶。
文檔編號A61J1/05GK201304096SQ20082009675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6日
發明者勇 曾 申請人:貴州科倫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