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中段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5:43:46
專利名稱:軸承中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泵技術,具體是構成水泵部件總成的軸承中段。
背景技術:
現有成水泵部件總成的軸承中段採用不鏽鋼板衝壓成型再焊接成整體,這種結構的軸承中段難以保證中段下體的內徑、中段上體的外徑、滑動軸承外圈的內徑之間的同軸度,影響泵的性能,製造成本高、效率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軸承中段難以保證中段下體的內徑、中段上體的外徑、滑動軸承外圈的內徑之間的同軸度,影響泵的性能,製造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種同軸度好、製造成本低、效率高的軸承中段。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軸承中段,包括中段下體、中段上體,其特徵是:所述的中段下體整體鑄造成型為包括口環座、軸承座、導葉前蓋板、導葉片、導葉後蓋板的一體結構,所述的口環座形成在所述導葉前蓋板的上端,所述的軸承座形成在所述導葉後蓋板的上端,所述的導葉片形成在所述導葉前蓋板與導葉後蓋板之間;所述的中段上體整體鑄造成型為圓筒狀;所述的中段上體與所述的中段下體軸向對接並焊接在一起。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軸承座上裝配滑動軸承外圈。具體的,所述的滑動軸承外圈緊配在所述的軸承座上。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口環座上裝配口環。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中段下體上設置軸向的承載肩臺和外圓定位面,所述的中段上體上設置軸向的承載端面和內圓定位面,所述的承載端面置於所述的承載肩臺上、所述的內圓定位面套在所述的外圓定位面外定位實現所述的對接,在所述的承載端面與所述的承載肩臺的接縫處實施所述的焊接。具體的,所述的承載端面與所述的承載肩臺的接縫處設焊接坡口,在所述的焊接坡口實施所述的焊接。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中段上體的上端具有頸部並在該頸部外側形成承載臺階,所述頸部的外徑與所述中段下體下端的內徑相配使得所述中段上體的頸部能夠插入另一中段下體的下端來承載該另一中段下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整體鑄造成型中段下體、中段上體,並將中段上體與中段下體軸向對接焊接在一起,保證中段下體的內徑、中段上體的外徑、滑動軸承外圈的內徑之間的同軸度,從根本上保證葉輪口環與泵軸的同軸度,有效的提高了泵工作時的效率,提高泵的性能;實現了軸承中段與泵軸間快速準確的安裝,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滑動軸承對軸的磨損,而且轉動靈活、效率高;降低製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0011]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圖3是圖2所示結構對接前的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中段下體,2-中段上體,3-滑動軸承外圈,4- 口環座,5-軸承座,6-導葉前蓋板,7-導葉片,8-導葉後蓋板,9- 口環,10-承載肩臺,11-外圓定位面,12-承載端面,13-內圓定位面,14-焊接坡口,15-頸部,16-承載臺階,Dl-中段下體I下端的內徑,D2-頸部15的外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軸承中段,如圖1所示,其包括中段下體1、中段上體2,中段下體I整體鑄造成型為包括口環座4、軸承座5、導葉前蓋板6、導葉片7、導葉後蓋板8的一體結構,口環座4形成在導葉前蓋板6的上端,軸承座5形成在導葉後蓋板8的上端,導葉片7形成在導葉前蓋板6與導葉後蓋板8之間;中段上體2整體鑄造成型為圓筒狀;中段上體2與中段下體I軸向對接並焊接在一起(參見圖2)。進一步的,軸承座5上裝配滑動軸承外圈3 (滑動軸承外圈3也可由其他結構如材質為聚四氟乙烯與石墨形成的襯套);滑動軸承外圈3緊配(如通過過盈配合)在軸承座5上。口環座4上裝配口環。參見圖3,中段下體I上設置軸向的承載肩臺10和外圓定位面11,中段上體2上設置軸向的承載端面12和內圓定位面13,承載端面12置於承載肩臺10上、內圓定位面13套在外圓定位面11外定位實現對接,在承載端面12與承載肩臺10的接縫處實施焊接;進一步的,承載端面12與承載肩臺10的接縫處設焊接坡口 14,在焊接坡口14實施所述的焊接。中段上體2的上端具有頸部15並在該頸部15外側形成承載臺階16,頸部15的外徑D2與中段下體I下端的內徑Dl相配使得中段上體2的頸部能夠插入另一中段下體的下端來承載該另一中段下體,便於不同中段安裝疊加時的尺寸配合。
權利要求1.軸承中段,包括中段下體(I)、中段上體(2),其特徵是:所述的中段下體(I)整體鑄造成型為包括口環座(4)、軸承座(5)、導葉前蓋板(6)、導葉片(7)、導葉後蓋板(8)的一體結構,所述的口環座(4)形成在所述導葉前蓋板(6)的上端,所述的軸承座(5)形成在所述導葉後蓋板(8)的上端,所述的導葉片(7)形成在所述導葉前蓋板(6)與導葉後蓋板(8)之間;所述的中段上體(2)整體鑄造成型為圓筒狀;所述的中段上體(2)與所述的中段下體(I)軸向對接並焊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的軸承座(5)上裝配滑動軸承外圈(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的滑動軸承外圈(3)緊配在所述的軸承座(5)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的口環座(4)上裝配口環(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的中段下體(I)上設置軸向的承載肩臺(10)和外圓定位面(11),所述的中段上體(2)上設置軸向的承載端面(12)和內圓定位面(13),所述的承載端面(12)置於所述的承載肩臺(10)上、所述的內圓定位面(13)套在所述的外圓定位面(11)外定位實現所述的對接,在所述的承載端面(12)與所述的承載肩臺(10)的接縫處實施所述的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的承載端面(12)與所述的承載肩臺(10)的接縫處設焊接坡口( 14),在所述的焊接坡口( 14)實施所述的焊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中段,其特徵是:所述中段上體(2)的上端具有頸部(15)並在該頸部(15)外側形成承載臺階(16),所述頸部(15)的外徑(D2)與所述中段下體(I)下端的內徑(Dl)相配使得所述中段上體(2)的頸部(15)能夠插入另一中段下體的下端來承載該另一中段下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構成水泵部件總成的軸承中段,屬於泵技術,現有軸承中段難以保證中段下體的內徑、中段上體的外徑、滑動軸承外圈的內徑之間的同軸度,影響泵的性能,製造成本高、效率低,本實用新型的軸承中段通過整體鑄造成型中段下體、中段上體,並將中段上體與中段下體軸向對接焊接在一起,保證中段下體的內徑、中段上體的外徑、滑動軸承外圈的內徑之間的同軸度,從根本上保證葉輪口環與泵軸的同軸度,有效的提高了泵工作時的效率,提高泵的性能;實現了軸承中段與泵軸間快速準確的安裝,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滑動軸承對軸的磨損,而且轉動靈活、效率高;降低製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F04D29/04GK203023103SQ2013200557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丁良妹 申請人:新昌德力石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