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餵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45: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態餵料器。
背景技術:
養豬場養豬時,每次給豬餵食時,都要人工向豬槽內添加豬食。由於所養的豬較多,餵養人員需要提著豬食桶一個一個地向豬槽內添加豬食,這樣不僅效率低,而且飼養人員的勞動量大,不利於上規模養殖。如果所養的豬多,就需要更多的養殖人員,這又增加了養豬企業的運營成本,不利於市場競爭,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此外現有精飼料比較乾燥,進食過程中不喝水不利於豬的消化,但現有的飲水設施一般位置固定,而且安裝位置與餵料器分離,以避免豬進食的時候碰到飲水設施上,但豬進食一般狼吞虎咽,即使感到口渴,往往也因為飲水相隔一定距離,不去飲水。這樣對豬的飲食健康很不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態餵料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餵料工作強度大和豬飼料餵食乾燥不利於豬仔健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液態餵料器,由架體、控制器、乾料桶、餵料盤和送水機構組成,控制器、乾料桶和餵料盤分別與架體相連,餵料盤位於乾料桶底部出口下方,乾料桶內設置一個攪拌器,送水機構包括調壓閥、過濾器和水管,調壓閥和過濾器固定在架體上,外部水源通過調壓閥與過濾器相連,過濾器出口通過水管與餵料盤相連,餵料盤內置一個料位傳感器,料位傳感器和調壓閥與控制器相連。
上述架體底部設置底腳支架,底腳支架通過膨脹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乾料桶內設置攪拌器,便於豬飼料的送料,同時在架體上設置送水機構,在架體上的餵料盤中加入乾料和水,實現了豬飼料的液態餵食,同時餵料盤掛接在架體上,可以根據豬不同生長階段個體不同,調整餵料盤的位置,具有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和健康衛生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架體、2控制器、3乾料桶、4攪拌器、5餵料盤、6調壓閥、7過濾器、8水管、9料位傳感器、11底腳支架、12膨脹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液態餵料器,由架體1、控制器2、乾料桶3、餵料盤5和送水機構組成,控制器2、乾料桶3和餵料盤5分別與架體1相連,餵料盤5位於乾料桶3底部出口下方,乾料桶3內設置一個攪拌器4,送水機構包括調壓閥6、過濾器7和水管8,調壓閥6和過濾器7固定在架體上,外部水源通過調壓閥6與過濾器7相連,過濾器7出口通過水管8與餵料盤5相連,餵料盤5內置一個料位傳感器9,料位傳感器9和調壓閥6與控制器相連,架體1底部設置底腳支架11,底腳支架11通過膨脹螺栓12固定在地面上。
本實用新型根據豬仔的需要及時的向斷奶豬仔提供稠粥樣溼飼料,使豬仔能及時適應從奶水到飼料的過渡。做到斷奶不掉膘,直接吃食繼續長;由控制器控制根據豬仔群的情況精確設定飼餵的時間和飼餵量,每小時間隔下料,類似母豬泌乳,每小時主動飼喂。頻率多,使病弱豬有更多的採食機會,豬仔的採食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可以比使用普通飼餵豬群提高至少30%的採食量,10kg以下的小豬日採食量就可以輕鬆超過0.5kg甚至達到0.8kg;可提高日增重超過20%,使豬仔的日增重更接近於理想的增重曲線。斷奶後七天的日增重直接影響豬全程的生長性能,使商品豬提前出欄增加經濟效益。根據豬場基礎不同,全程應用可在現有60天齡體重基礎上提高體重5kg。管理優秀的養殖場60天齡豬群的平均體重可超30kg,極限實驗中有60天齡平均超過40kg的記錄;採食和飲水距離對於傷病豬往往是致命的,缺水或者缺料都容易造成豬仔死亡,液體料槽一次補充基本水料,大幅度降低因水料不足造成的死亡,同時因豬仔的體質改善大幅度的減少疾病的發生,優化後期料肉比,降低用藥成本。在冬季,液態飼餵還能大幅降低豬仔上火,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