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0:16:36 2
專利名稱:急救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救箱。
背景技術:
現在醫院的急診樓和住院樓、臨檢中心以及越來越多的家庭、單位和汽車上都配備了急救箱。急救箱可以包括以下附件消毒紗布片,彈性繃帶,燒傷敷料,膠帶,一次性乳膠手 套,消毒酒精片,剪刀,鑷子,止血帶,帶單向閥的人工呼吸面罩,創可貼,急救毯、三角巾,一次性冷敷袋、一次性熱敷、聚維酮碘片、一次性口罩、高分子急救夾板、吸血墊、傷口敷料、安全別針、棉卷、體溫計、急救手冊等等。由於所處的使用環境可能會導致急救箱內引入各種傳染性的細菌或者其它不潔的東西,特別是在醫生的經常醫療性的使用中,由於經常接觸不同的醫療場合,以及接觸到不同的病情的患者,急救箱內的各種物品極易收到感染。現有的急救箱無法提供一種對於急救箱內部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的裝置,因此,可能導致急救箱內部的不潔,以及滋生大量的傳染性細菌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急救箱,可以對急救箱內部進行消毒。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急救箱,包括箱蓋,以及與箱蓋鉸鏈連接的箱體,在箱蓋內側設置消毒裝置,消毒裝置由電源、限位開關、定時裝置、風扇和臭氧發生器組成,限位開關安裝在箱蓋上遠離鉸鏈連接的一側,其中,電源與限位開關連接,限位開關的輸出與定時裝置連接,定時裝置分別與風扇和臭氧發生器連接。更好的,所述的電源為可充電鋰電池。進一步,所述的限位開關為微動開關。進一步,所述的限位開關為電感式的接近開關或紅外型的接近開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急救箱,可以定時對急救箱內部進行消毒,通過限位開關的開關作用,可以防止臭氧發生器在開箱的情況下繼續工作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和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以下結合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急救箱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急救箱消毒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電氣原理框圖。圖中[0017]I、箱體,2、箱蓋,3、電源,4、臭氧發生器,5、風扇,6、定時裝置,7、限位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急救箱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I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急救箱,包括箱蓋2,以及與箱蓋2鉸鏈連接的箱體1,在箱蓋2內側設置消毒裝置,消毒裝置由電源3、限位開關7、定時裝置6、風扇5和臭氧發生器4組成。限位開關7安裝在箱蓋2上遠離鉸鏈連接的一側,其中,電源3與限位開關7連接,限位開關7的輸出與定時裝置6連接,定時裝置6分別與風扇5和臭氧發生器4連接。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急救箱消毒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電氣原理框圖。電源3通 過限位開關7與定時裝置6連接,通過調節定時裝置6,可以滿足不同用戶不同消毒的時間要求。急救箱的分層多,間隔較多,採用臭氧發生器4的臭氧氣體的流動性可以達到對急救箱各處進行消毒的功能。臭氧發生器4的臭氧在風扇5的吹動下,可以遍布急救箱的各個角落,消除死角,加快消毒效果。由於限位開關7安裝在箱蓋2上遠離鉸鏈連接的一側,當箱蓋2打開時,限位開關7由閉合狀態變為斷開狀態,通過限位開關7的開關作用,可以防止臭氧發生器在開箱的情況下繼續工作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和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從而也達到了節約電源3的能量的目的。限位開關7可以採用具有位置限定作用的小型微動開關,進一步,也可以使用先進的接近開關,如電感式的接近開關和紅外型的接近開關。所述的電源3為可充電鋰電池,可以增加消毒裝置的使用時間,而且由於其能量密度大,同等的容量情況下,可以使得電源3的體積更小,實現便攜的效果。以上實施例是本專利較佳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專利的思想指引下聯想到的其他變形實施方式,也在本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急救箱,包括箱蓋,以及與箱蓋鉸鏈連接的箱體,其特徵在於 在箱蓋內側設置消毒裝置,消毒裝置由電源、限位開關、定時裝置、風扇和臭氧發生器組成,限位開關安裝在箱蓋上遠離鉸鏈連接的一側,其中,電源與限位開關連接,限位開關的輸出與定時裝置連接,定時裝置分別與風扇和臭氧發生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急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源為可充電鋰電池。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急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開關為微動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急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開關為電感式的接近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急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開關為紅外型的接近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急救箱,包括箱蓋,以及與箱蓋鉸鏈連接的箱體,在箱蓋內側設置消毒裝置,消毒裝置由電源、限位開關、定時裝置、風扇和臭氧發生器組成,限位開關安裝在箱蓋上遠離鉸鏈連接的一側,其中,電源與限位開關連接,限位開關的輸出與定時裝置連接,定時裝置分別與風扇和臭氧發生器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急救箱,可以定時對急救箱內部進行消毒,通過限位開關的開關作用,可以防止臭氧發生器在開箱的情況下繼續工作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和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文檔編號A61L101/10GK202446364SQ201220049968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6日
發明者侯芳, 崔守永 申請人: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