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3:12:51 1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面結構,特別是一種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
廢橡膠是指失去了原使用功能被廢棄的橡膠製品,被稱指為『工業垃圾』。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這些廢橡膠的處理主要是掩埋和堆放,以美國處理廢輪胎為例,1992年掩埋和堆放率達63%,由於廢舊橡膠是有機高分子材料,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會自然老化或分化,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由於廢橡膠隨著工業和汽車業的不斷發展,其數量不斷增加,到2000年,全世界生產、銷售的橡膠製品已達3400萬噸,每年產生的廢橡膠物資已達1500多萬噸,並繼續以每年2.5%-3.5%的速度在增長,其中廢舊橡膠的60%-70%是廢舊輪胎,據世界環境衛生組織統計,截至1997年世界廢輪胎積存量已達30億條,每年產生廢舊輪胎約8億條,我國現有輪胎生產量為1億多套,產生廢橡膠300多萬噸,目前只能夠再利用35%,在世界上已經算利用率較高的國家之一。
目前國際、國內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有如下幾種方式1、原形狀直接利用,也就是將廢輪胎用到馬車、驢車等低速車輛上,或改作港口、碼頭、輪船的護舷,消波堤壩、浮標、公路交通用牆屏,其使用雖然最合理但其使用量很少。
2、將原形輪胎進行翻新使用,雖然該方法最好,但翻新次數有限,還只限於胎體完好的輪胎,但3-5次後還是要報廢的,而且,成本較高,翻新廠少,且又涉及使用上的安全問題,故較難推廣利用。
3、以機械方法粉碎製成膠粉或加工成再生膠利用,作為彈性體再生料使用,該方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國內最普遍使用這種方法,其能夠回收利用的廢輪胎為20%左右,但是在加工再生膠時也還要產生汙染,而且投資較高。
4、化學裂解法,在高溫下分離提取出燃氣、高低溫沸點油、碳黑、鋼絲等材料,這種方法雖已有嘗試,但投資大,經濟上不划算,推廣不了。
5、熱能利用,將廢輪胎切碎後燒鍋爐,利用熱能,或用蒸汽發電,也有用廢輪胎作燃燒水泥,也有鋼鐵廠將廢輪胎作為燃料,但嚴重存在二次汙染,沒有做到物盡其用。
綜上所述的幾種方法,只有前三種最合理,既利用了廢橡膠的物理性能,又減少了工業垃圾,減少了環境汙染,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但是,其用量及可推廣利用率都較低,與廢棄的輪胎的數量及增長量比起來,是遠遠不夠的,急待人們開發一種變廢為寶的新途徑。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3為
圖1的A-A剖面圖。
在拼組體1的各切割條11縱向拼接端縫14處的穿接物13至少為兩根或兩根的倍數並呈間隔對稱分布狀,偶數根穿接物13分別穿連於各切割條11的沿縱向拼接端縫14的端部內側,並通過對夾設在各切割條11拼接端縫部14的各切割塊12的穿連將各切割條11沿縱向拼連延展。參見
圖1和圖2所示。
在拼組體1的各拼接端縫14的縱向間隔設置沿其縱向對稱分布的並且橫排夾設在各切割條11之間的切割塊組19,以及將各切割塊組19與各切割條11沿幅寬方向穿連固定的穿接物13。參見
圖1和圖2所示。
在各穿接物13末端與拼組體1的幅寬方向兩外側切割條11的外側表面間設有墊塊17,在各拼組體1的切割塊12或切割條11上設有與地面相鉚固的鉚接件18,在拼接端縫14或各切割塊與切割條11相接觸處塗施有粘合劑層16。參見
圖1和圖3所示。
穿接物13為鋼繩或金屬杆,在鋼繩或金屬杆的端部有卡扣在墊塊17外側孔口處的卡扣131。參見
圖1及圖3所示。
沿廢舊輪胎的周向切展後的胎冠部切割成的切割條11或切割塊12的高度在20-50毫米範圍內,寬度在20-40毫米之間。參見
圖1、圖3所示。
廢舊輪胎的胎冠部裁切成的切割條11和各切割塊12及穿接物13拼組成具有透空網孔15的網格狀拼組體1,該網格狀拼組體1具有設定的幅寬並形成沿縱向延展的網格狀橡膠路面。參見
圖1所示。
由廢舊輪胎胎冠部裁切成的各切割條11和各切割塊12及穿接物13拼組成具有透空網孔15的網格狀拼組體1,該網格狀拼組體1具有設定的幅寬並形成網格狀扇形或圓形路面及路墊。參見圖2所示。
下面將結合附
圖1-3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和使用作進一步祥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是利用廢舊輪胎製作簡易道路、粗糙路面、廣場的橡膠墊子、歷史古蹟的露天廣場或室內的地面保護膠墊,以及城鎮過街天橋,行人多的公園和防曬綠色停車場等適合使用的地方。其加工方法為利用廢舊輪胎,除去鋼絲胎圈,沿其縱向將廢舊輪胎切割成20-50毫米寬的條狀,再根據需要切割成所需長度,然後在膠條上根據需要打上孔,用鐵絲或金屬杆或輪胎的胎圈鋼絲(剝離成單根鋼絲後合股成所需強度的鋼絲繩)將其穿起來,穿成所需路面寬度,或廣場所需鋪設寬度,長度則可以連接到所需長度。其產品如
圖1所示。
城鎮過街天橋、綠色停車場的橡膠路面利用廢輪胎除去鋼圈,根據不同用途切割成不同的形狀,其中有條形、扇形、環形等,再根據用戶的要求拼接成各種形狀和尺寸。如過街天橋路面,由於行人多,要求耐用,可拼接密實一些,綠色停車場則可網眼大一些。圖案也可多樣化,可根據用戶的要求圖案,如樹坑罩,可根據樹坑的尺寸,拼接成多種圖案。如圖2所示。
為使拼組後的拼組體與地面或被敷施物表面貼附得更好,可採用用鉚接件18的方式加強結合的牢固度。嚴重磨損後,可整體或局部再更換,十分方便快捷,而且,使用後的拼組體1可以衝洗後再進行回收和利用,故為一種變廢為利的新技術,特請審查並賜準專利。
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它由若干廢舊輪胎切割條和間隔夾設在各相鄰切割條橫向之間的若干廢舊輪胎切割塊拼組成具有設定幅寬的拼組體,在拼組體的設置有切割塊的拼組部的橫向設置有穿接物,各穿接物將各切割條和夾設在其間橫向的各切割塊沿幅寬方向穿連固定在一起,並構成具有設定幅寬和造型形狀的橡膠路面及路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在拼組體的各切割條縱向拼接端縫處的穿接物至少為兩根或兩根的倍數並呈間隔對稱分布狀,偶數根穿接物分別穿連於各切割條的沿縱向拼接端縫的端部內側,並通過對夾設在各切割條拼接端縫部的各切割塊的穿連將各切割條沿縱向拼連延展。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在拼組體的各拼接端縫的縱向間隔設置沿其縱向對稱分布的並且橫排夾設在各切割條之間的切割塊組,以及將各切割塊組與各切割條沿幅寬方向穿連固定的穿接物。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在各穿接物末端與拼組體的幅寬方向兩外側切割條的外側表面間設有墊塊,在各拼組體的切割塊或切割條上設有與地面相鉚固的鉚接件,在拼接端縫或各切割塊與切割條相接觸處塗施有粘合劑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穿接物為鋼繩或金屬杆,在鋼繩或金屬杆的端部有卡扣在墊塊外側孔口處的卡扣。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沿廢舊輪胎的周向切展後的胎冠部切割成的切割條或切割塊的高度在20-50毫米範圍內,寬度在20-40毫米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廢舊輪胎的胎冠部裁切成的切割條和各切割塊及穿接物拼組成具有透空網孔的網格狀拼組體,該網格狀拼組體具有設定的幅寬並形成沿縱向延展的網格狀橡膠路面。
8.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由廢舊輪胎胎冠部裁切成的各切割條和各切割塊及穿接物拼組成具有透空網孔的網格狀拼組體,該網格狀拼組體具有設定的幅寬並形成網格狀扇形或圓形路面及路墊。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廢舊輪胎切割物拼組成的橡膠路面及路墊,其特徵在於它由若干廢舊輪胎切割條和間隔夾設在各相鄰切割條橫向之間的若干廢舊輪胎切割塊拼組成具有設定幅寬的拼組面,在拼組體的設置有切割塊的拼組部橫向設置有穿接物,穿接物將各切割條和夾設在其間橫向的各切割塊沿幅寬方向穿連固定在一起,構成網格狀或一定造型形狀的橡膠路面或橡膠路墊。其顯著的效果是它不僅能廢物利用,而且具有利用量大、防滑、不造成二次汙染的環保優點,尤其是具有實施方便、承載性好、滲水及古樸性裝飾的效果。並且可再次回收利用和便於更換。
文檔編號E01C11/00GK2539765SQ01279429
公開日2003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5日
發明者馮培成, 馮達 申請人:馮培成, 馮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