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護手罩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9:37:5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護手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手罩,尤其是一種具有防寒、防曬和照明功能的多功能護手罩。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普通個人交通工具—自行車、三輪車等幾乎都沒有防寒、防曬和照明的護手裝置,在冬天和夜晚騎行時非常不方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自行車、三輪車等交通工具沒有護手裝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護手罩,該多功能護手罩既可防寒防曬,又可照明,還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多功能護手罩由外殼、電池、開關和燈構成,電池裝在外殼手把套底部的電池盒內,燈裝在外殼內的凹洞裡的燈座上與燈座電連接,開關裝在外殼內的手把套的一端用螺釘固定,電池、開關和燈座通過電源線串連電連接。使用時,將外殼上的手把套套在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的手把上,再用螺栓加固,手從外殼上的手孔中伸入外殼內握住車把,照明時,按下手把套上的開關。該多功能護手罩既可用作手部防寒、防曬和夜間照明,又可用作裝飾物,從而實現多功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具有護手和照明功能,實用性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圖2是本實施例的局部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池,2.開關,3.燈,4.上殼體,5.手孔,6.凹洞,7.上下殼體連接縫,8.手把套,9.電池盒,10.電線孔,11.電源線,12.下殼體,13.燈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在圖1中用電源線(11)將電池(1)、開關(2)和燈(3)串連電連接。燈可選用1.5V-6V的小燈泡,開關可選用按鈕開關,電池採用普通乾電池。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電池(1)裝在外殼手把套(8)底部的電池盒(9)內,燈(3)裝在外殼內的凹洞(6)裡的燈座(13)上與燈座電連接,開關(2)裝在外殼內的手把套的一端,電池(1)、開關(2)和燈(3)通過電源線(11)串連電連接。
外殼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用硬質塑料等做成中空體,由上殼體(4)、下殼體(12)、手把套(8)、電池盒(9)構成,在上下殼體的一端設置手把套(8),手把套與上下殼體做成一個整體,電池盒(9)設在外殼下殼體的手把套(8)的下方,與手把套由膠粘劑粘貼連接,在下殼體的手把套與電池盒鄰近處設電線孔(10),在上殼體內部的一側設凹洞(6),凹洞內設燈座(13),燈座由螺釘固定在凹洞口,上下殼體的一側設置能放進手的手孔(5),上、下殼體的邊緣做成可對接的卡槽,在手把套的兩側設螺紋孔,上下殼體通過卡槽連接,再由螺釘穿過手把套上的螺紋孔加固。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護手罩,其特徵在於多功能護手罩由外殼、電池、開關和燈構成,電池裝在外殼手把套底部的電池盒內,燈裝在外殼內的凹洞裡的燈座上與燈座電連接,開關裝在外殼內的手把套的一端,電池、開關和燈通過電線串連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護手罩,其特徵在於外殼做成中空體,由上殼體、下殼體、手把套、電池盒構成,在上、下殼體的一端設置手把套,手把套與上、下殼體做成一個整體,電池盒設在外殼下殼體的手把套的下方,與手把套連接,在下殼體的手把套與電池盒鄰近處設電線孔,在上殼體內部的一側設凹洞,凹洞內設燈座,燈座固定在凹洞口,上下殼體的一側設置能放進手的手孔,上、下殼體的邊緣做成可對接的卡槽,在手把套的兩側設螺紋孔,上、下殼體通過卡槽連接,再由螺釘穿過手把套上的螺紋孔加固。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防寒、防曬和照明功能的多功能護手罩,它是由外殼、電池、開關和燈構成,電池裝在外殼手把套底部的電池盒內,燈裝在外殼內的凹洞裡的燈座上,與燈座電連接,開關裝在外殼內的手把套的一端,電池、開關和燈通過電源線串連電連接。使用時,將外殼上的手把套套在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的手把上,再用螺栓加固,手從外殼上的手孔中伸入外殼內握住車把,照明時,按下手把套上的開關。該多功能護手罩既可防寒、防曬,又可照明,還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文檔編號B62J17/00GK2663269SQ20032012715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瑞芹, 楊昌倫 申請人:李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