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2:01:5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面部神經疾病純中藥 製劑,更具體為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面部肌肉稱為表情肌,面癱是面部肌肉群由於各種不同的病因,導致 面部神經損傷,引起單側或雙側面部肌肉群發生功能性障礙,出現面神經損傷, 而導致面部肌肉癱瘓、痙孿等。中醫稱"口僻",屬痰病類疾病。這種疾病給患 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箱神壓力,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屬於疑難雜症,西醫 方法無法根治,主要靠中醫療法,除採取中藥內治方法外,還有針灸、貼藥、 拔罐、割治、電針、火針、局部注射、介入治療等等。但目前尚無療效顯著, 特別是根治的治療方法。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利用中醫理論,提供一種具有良好治療效 果的、能治療面肌痙攣的純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其原料藥配方重量比是白芍10-20克,白朮5-15、茯苓5-15克、當歸5-15克、黨參5-15克、地 龍5-15克、川芎1-10克、全蠍1-10克,肉桂1-10克,蜈蚣1條。進一步,原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1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當歸 10克、黨參10克、地龍10克、川弓6克、全蠍6克,肉桂5克,蜈蚣1條。本發明原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10克,白朮5、茯苓5克、當歸5克、 黨參5克、地龍5克、川芎1克、全蠍1克,肉桂1克,蜈蚣1條。本發明原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2G克,白朮15、茯苓15克、當歸15 克、黨參15克、地龍15克、川芎10克、全蠍10克,肉桂10克,蜈蚣1條.上述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的加工方法是將所述的+藥材去 除雜質後直接磨成粉混合,然後用膠囊包裝成藥。3.配料按上述配方稱取各原料藥;b.淨選、乾燥將原料藥淘洗,揀去砂石等雜質,攤晾、日曬,使其幹 燥;c.粉碎過篩混合各藥經粗略粉碎、磨細、收集藥粉,攪拌混合均勻;d.裝入膠囊將混合均勻的藥粉,裝入膠囊。本發明的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經123例面部痙攣患者進行了臨床觀 察治療,有效率9 5%,證明該藥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服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其原料配料比是 一種治療面.肌痙攣 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其原料藥配方重量比是白芍1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黨參10克、地龍10克、川弓6克、全蠍6克,肉桂5克,蜈敗1條。將上述中藥材精選、曬千,按配伍比例粉碎成末,然後用膠囊包裝。實施例2: —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其原料配料比是白芍10克,白朮5、茯苓5克、當歸5克、黨參5克、地龍5克、川芎1克、全蠍1克,肉桂1克-蜈蛻1條。實施例3: —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其原料配料比是白芍20夷,白朮15、茯苓15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地龍15克、川芎10克、全蠍10克, 肉桂10克,蜈蚣1條。上述,先將蜈蚣進行傳統的炮製,然後再磨粉入藥。具體炮製方法是蜈蚣,將蜈蚣浸入清水中,使其腹內物吐出,然後撈出,再放入鹽水鍋內煮沸,即撈出,用清水略泡去泥濁,晾乾。每I00克蜈蚣用鹽5千克(化水)。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其原料藥配方重量比是白芍10-20克,白朮5-15、茯苓5-15克、當歸5-15克、黨參5-15克、地龍5-15克、川芎1-10克、全蠍1-10克,肉桂1-10克,蜈蚣1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術的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原 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15克,白朮10克、茯苳10克、當歸10克、黨參10克、 地龍10克、川弓6克、全蠍6克,肉桂5克,蜈蚣1條。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術的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原 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10克,白朮5、茯苳5克、當歸5克、黨參5克、地龍5 克、川芎1克、全蠍1克,肉桂1克,蜈松1條。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術的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特徵是原 料藥配方重量比白芍20克,白朮15、茯苓15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 地龍15克、川芎10克、全蠍10克,肉桂10克,蜈蚣1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面部神經疾病的純中藥製劑,更具體為一種治療面肌痙攣的中藥膠囊,其構成白芍,白朮、茯苓、當歸、黨參、地龍、川芎、全蠍,肉桂,蜈蚣。將所述的中藥材去除雜質後直接磨成粉混合,然後用膠囊包裝成藥。本發明膠囊具有祛風、活絡、鎮痛、止痛、牽正,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面肌痙攣。
文檔編號A61P21/00GK101239107SQ20071018568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9日
發明者顧士安 申請人:顧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