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0:01:31 1
專利名稱: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繫結構,尤其是一種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柴油機上配置的水泵、風扇、發電機,其驅動方式一般都是通過V型皮帶將水泵、風扇、發電機的皮帶輪分別與內燃機的主動輪連接在一起,並通過皮帶張緊輪將皮帶張緊,由於V型皮帶固有的特性,如果曲率過大,皮帶很快就會出現損壞,所以一般採用內部驅動和張緊方式(即皮帶輪和張緊輪都在皮帶內部);另外,為了保證足夠的摩擦力,需要較大的皮帶輪包角,這勢必會造成皮帶輪和張緊輪布置較分散,一方面增加了內燃機外形尺寸,另一方面降低了柴油機驅動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張緊力自動調節控制、採用多楔帶進行動力傳遞,皮帶張緊力較小、可靠性好的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包括安裝在柴油機曲軸上的曲軸皮帶輪、安裝在柴油機機體上的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發電機皮帶輪和自動張緊輪,所述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以及發電機皮帶輪、第一惰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均由多楔帶包絡;所述水泵皮帶輪與風扇皮帶輪之間的多楔帶外側設有第二惰輪;所述水泵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以及發電機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均安裝有向內側張緊多楔帶的自動張緊輪。所述水泵皮帶輪與風扇皮帶輪及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上,且呈三角形排列。所述發電機皮帶輪與惰輪及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內,三個皮帶輪呈三角形排列。本實用新型的曲軸主動輪是兩級皮帶輪,外側一級皮帶輪直徑較小,內側一級皮帶輪直徑較大。在兩根多楔帶的外側都設有自動張緊輪,向內側張緊多楔帶,既減小了內燃機的外形尺寸,又增大了多楔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及皮帶輪包角,其結構緊湊,而且自動張緊輪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動調整角度,使多楔帶一直處於張緊狀態,保證多楔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處於合適的範圍,使皮帶張緊力始終在一個合適的數值,驅動可靠。在水泵皮帶輪和風扇皮帶輪之間多楔帶的外側設有惰輪,進一步增加多楔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及皮帶輪包角,增加驅動的可靠性。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曲軸皮帶輪,2、水泵皮帶輪,3、風扇皮帶輪,4、發電機皮帶輪,5、第一惰輪, 6、自動張緊輪,7、多楔帶,8.第二惰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中,一種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包括安裝在柴油機曲軸上的曲軸皮帶輪1、安裝在柴油機機體上的水泵皮帶輪2、風扇皮帶輪3、發電機皮帶輪4和自動張緊輪6,所述水泵皮帶輪2與風扇皮帶輪3和曲軸皮帶輪1的外側皮帶輪槽,以及發電機皮帶輪4、第一惰輪5和曲軸皮帶輪1的內側皮帶輪槽均由多楔帶7包絡;所述水泵皮帶輪2 與風扇皮帶輪3之間的多楔帶7外側設有第二惰輪8 ;水泵皮帶輪2與曲軸皮帶輪1的外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7外側,以及發電機皮帶輪4與曲軸皮帶輪1的內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7外側均安裝有向內側張緊多楔帶7的自動張緊輪6。所述水泵皮帶輪2與風扇皮帶輪3及曲軸皮帶輪1的外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上,且呈三角形排列。所述發電機皮帶4輪與惰輪5及曲軸皮帶輪1的內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內,三個皮帶輪呈三角形排列。本實用新型的曲軸主動輪是兩級皮帶輪,外側一級皮帶輪直徑較小,內側一級皮帶輪直徑較大。在兩根多楔帶7的外側都設有自動張緊輪6,向內側張緊多楔帶7,既減小了內燃機的外形尺寸,又增大了多楔帶7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及皮帶輪包角,其結構緊湊, 而且自動張緊輪6可以自動在一定範圍內自動調整角度,使多楔帶7—直處於張緊狀態, 保證多楔帶7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處於合適的範圍,使皮帶張緊力始終在一個合適的數值,驅動可靠。在水泵皮帶輪2和風扇皮帶輪3之間多楔帶7的外側設有第二惰輪8,進一步增加多楔帶7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及皮帶輪包角,增加驅動的可靠性。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安裝在柴油機曲軸上的曲軸皮帶輪、安裝在柴油機機體上的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發電機皮帶輪和自動張緊輪,所述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以及發電機皮帶輪、第一惰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均由多楔帶包絡;所述水泵皮帶輪與風扇皮帶輪之間的多楔帶外側設有第二惰輪;所述水泵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以及發電機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均安裝有向內側張緊多楔帶的自動張緊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皮帶輪與風扇皮帶輪及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上,且呈三角形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皮帶輪與惰輪及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處於同一縱向平面內,三個皮帶輪呈三角形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水泵、風扇、發電機輪繫結構,包括安裝在柴油機曲軸上的曲軸皮帶輪、安裝在柴油機機體上的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發電機皮帶輪和自動張緊輪,水泵皮帶輪、風扇皮帶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以及發電機皮帶輪、第一惰輪和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均由多楔帶包絡;水泵皮帶輪與風扇皮帶輪之間的多楔帶外側設有第二惰輪;水泵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外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以及發電機皮帶輪與曲軸皮帶輪的內側皮帶輪槽之間的多楔帶外側均安裝有向內側張緊多楔帶的自動張緊輪。本實用新型減小了內燃機外形尺寸,增大了多楔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及皮帶輪包角,使多楔帶一直處於張緊狀態,增加驅動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F02B67/06GK202001107SQ20112000556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0日
發明者丁彬, 劉志博, 葉雲展, 姚章濤, 方凌雲, 王傳賓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