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逆流防止閥以及採用該防止閥的留置針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6:26:06 2
專利名稱:一種逆流防止閥以及採用該防止閥的留置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有效提高防止留置針逆流現 象發生的逆流防止閥以及應用該逆流防止閥的留置針。
技術背景留置針包含內針和外針,內針貫穿於外針的內腔。首次注射穿刺時,將內針和外針 同時插入血管中,完成輸液或輸血後拔出內針,將留置針的外針留置在血管中,以便隨後可 進行多次輸液。不僅減少了患者因反覆穿刺的痛苦,而且簡化了醫護人員反覆穿刺血管的 操作,同時也避免了在醫療實施過程中,由於注射針和穿刺針等誤穿刺引起的汙染、感染的 問題。但經多年臨床醫療經驗發現,輸液接近結束時,需要提醒醫務人員將輸液器及時 拔出,否則會引起血液回流現象,原因是此時留置針中輸入端液體壓力小於輸出端血壓而 造成血液通過置留針回流。為防止上述情況,通常在留置針內安裝有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 防逆流閥,防逆流閥通常由矽膠等軟質材料製成,如中國專利200420078043. 3號公開的防逆流動靜脈留置針。但是,由於該防逆流閥的材料通常為矽膠等橡膠質的軟質材料,所以在置留針長 期使用後,防逆流閥的閉合力下降,會出現在內針拔出後,其閥口不能迅速閉合或不能閉 合,造成當血管內壓力高於輸液管一側的壓力時形成血液逆流;當輸液結束時也可能造成 大量出血的危險。因此,現有逆流防止閥存在防逆性能差、輸液可靠性差以及安全隱患性大等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留置針的防逆流閥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閥口出現不能閉合的 開口,從而不能有效防止血液逆流的缺陷,設計一種有效防止閥口出現不能閉合的開口、閥 口閉合力強、能有效防止逆流、安全性高的逆流防止閥和採用該逆流防止閥的留置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如下一種逆流防止閥,所述逆流防止閥包括圓筒部,位於該圓筒部前部的鴨嘴部,以及 位於圓筒部後部的安裝部,所述鴨嘴部為對稱設置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所述楔形防逆瓣 膜結構前端為近似長方形的外斷面,所述外斷面沿其長度方向開有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 述閥口形成開縫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閉合時該長邊為直線狀屏合,其特徵在 於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內斷面為垂直於內針穿刺方向的長方形或近似長方形,所述 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內側面相交於該內斷面,所述閥口穿過該內斷面的中心。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前端為厚度增加的前端,使所述外斷面中的兩長邊均為 中間略向外凸的圓弧。所述外斷面以及內斷面為平面狀。[0012]所述防逆瓣膜結構的閥口呈平面對合。所述鴨嘴部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內側坡面的夾角略小於兩外側坡面的夾角。一種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外針根部緊固在外針座中,內針根 部緊固在內針座中,所述留置針還包括上述的逆流防止閥,所述逆流防止閥設置在外針座 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逆流防止閥以及採用該防治閥的留置針,所述楔形防逆瓣 膜結構的內斷面為垂直於內針穿刺方向的長方形或近似長方形,使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 的兩內側面相交於該內斷面,由於有了內斷面,相當於縮短了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 內側面的長度,因而延長了閥口部沿內針穿刺方向的長度,不僅起到了常規的防逆作用,而 且還有效的增加了閥口的閉合力,使閥口關閉時閉合更為牢固。由於鴨嘴部的瓣膜結構為矽膠等軟質材料製成,而且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前端為 厚度增加的前端,使前端的外斷面中的兩長邊均為中間略向外凸的圓弧,因此,即使有金屬 特性的內針穿過閥口且長時間置留在防逆流閥中,當拔出內針後,閥口在閉合時由於楔形 防逆瓣膜結構加厚前端相對較大的回覆力的作用,也不會產生開口現象。鴨嘴部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設置成具有不同傾角的內外的側面,兩內側坡面的夾 角略小於兩外側坡面的夾角,使得靠近圓筒部內外坡面形成的壁厚大於靠近閥口部位內外 坡面形成的壁厚,進而增強了閥口的閉合力。因此該逆流防止閥能夠簡易、精密、可靠的防 止血液逆流,具有良好的靈敏性、工作可靠性及安全性。該逆流防止閥應用於留置針中,有效防止閥口出現不能完全閉合的情況,使閥口 閉合力增強,並能有效防止逆流,提高其安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逆流防止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逆流防止閥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逆流防止閥的鴨嘴部2 1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逆流防止閥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逆流防止閥的結構示意圖。該逆流防止閥由樹脂或橡膠 材料製成,分別由圓筒部1,位於該圓筒部前部的鴨嘴部2,以及位於圓筒部後部的安裝部3 構成。其中安裝部3與留置針的外針座相配合。安裝部3的外徑D31可大於圓筒的外徑 D11,也可以等於圓筒的外徑D11 ;安裝部3的內徑D32可大於圓筒的內徑D12,也可以等於 圓筒的內徑D12。但安裝部3的外徑D31大於圓筒外徑D11時,能夠使安裝部更為緊密的套 在後外針座上。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內斷面a為垂直於內針穿刺方向的長方形或近似長方 形,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內側面21和22相交於該內斷面a,斷面a最好為平面,所述 內斷面a沿長邊方向開有一線性開縫,與所述閥口 4相通,所述閥口 4穿過該內斷面a的中
4心。由於加長了外斷面b與內斷面a之間的閥口沿內針穿刺方向的距離D4,進而避免了由 於長時間內針穿刺後拔出時,所述長邊不能緊密閉合的情況。上述閥口 4呈平面對合,以增 強其密閉性,防止血液回流現象。所述鴨嘴部2為對稱設置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該楔形防逆瓣膜結構前段為長方 形或近似長方形的外斷平面b,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前端為厚度增加的前端,使所述外 斷面b邊緣的兩長邊c和d均為中間略向外凸的圓弧。上述外斷面b也可為向外凸的曲面。 上述兩長邊c和d的外凸圓弧使有金屬特性的內針穿過閥口且長時間點滴情況下,閥口在 閉合時由於應力的作用,也不會產生開口。鴨嘴部2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設置成具有不同傾角的內外的側面,兩內側坡面 21,22的夾角θ 1略小於兩外側坡面23,24的夾角θ 2,使得靠近圓筒部內外坡面形成的壁 厚大於靠近閥口部位內外坡面形成的壁厚,可使閥口 4的閉合力增強。因此該逆流防止閥 能夠簡易、精密、可靠的防止血液逆流,具有很好的靈敏性、工作可靠性及安全性。所述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外針根部緊固在外針座中,內針根部 緊固在內針座中。由於上述該逆流防止閥的簡易、精密、安全等特性,將該逆流防止閥應用 於留置針中,有效防止閥口出現不能完全閉合的情況,使閥口閉合力增強,能有效防止逆 流,提高其安全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 言,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方案還可以做出很多變型和改進,例如兩內側坡面的夾角θ 1 等於兩外側坡面的夾角θ 2,但這些變型和改進均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逆流防止閥,所述逆流防止閥包括圓筒部,位於該圓筒部前部的鴨嘴部,以及位於圓筒部後部的安裝部,所述鴨嘴部為對稱設置的楔形防逆瓣膜結構,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前端為近似長方形的外斷面,所述外斷面沿其長度方向開有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述閥口形成開縫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閉合時該長邊為直線狀屏合,其特徵在於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內斷面為垂直於內針穿刺方向的長方形或近似長方形,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內側面相交於該內斷面,所述閥口穿過該內斷面的中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流防止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前端 為厚度增加的前端,使所述外斷面中的兩長邊均為中間略向外凸的圓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逆流防止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斷面以及內斷面呈 平面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流防止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防逆瓣膜結構的閥口呈平 面對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流防止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鴨嘴部的楔形防逆瓣膜結 構的兩內側坡面的夾角略小於兩外側坡面的夾角。
6.一種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外針根部緊固在外針座中,內針根部 緊固在內針座中,其特徵在於所述留置針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逆流防止 閥,所述逆流防止閥設置在外針座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逆流防止閥以及採用該防治閥的留置針,逆流防止閥包括圓筒部,位於該圓筒部前部的鴨嘴部,以及位於圓筒部後部的安裝部,所述鴨嘴部的前端為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述閥口形成開縫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閉合時該長邊為直線狀屏合,其特徵在於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內斷面為垂直於內針穿刺方向的長方形或近似長方形,所述楔形防逆瓣膜結構的兩內側面相交於該內斷面,所述閥口穿過該內斷面的中心,所述內斷面開有帶線性開縫,與所述閥口相通,進而增加了閥口的閉合力。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現有留置針中逆流防止閥的閉合性能,實現簡易、精密、快速、可靠的閉合。
文檔編號A61M5/00GK201612944SQ20092027775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8日
發明者李衛國 申請人:上海錦澤夏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王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