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震器的底閥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3:22:21 1
專利名稱:減震器的底閥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震器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減震器的底閥總成。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技術中,有一種減震器的底閥總成是由壓縮閥限位器、閥片組、底閥、流通片、彈簧片、墊片、補償閥限位器、閥杆和螺母組成,該壓縮閥限位器、閥片組、底閥、流通片、彈簧片、墊片、補償閥限位器依次套接在閥杆上,所述該螺母旋合在閥杆的另一端,螺母在一定力矩作用下將整個底閥總成軸向緊固,使其最終產生的阻尼力符合技術要求。以上現有技術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存在以下幾個缺陷一是在擰緊過程中如果用力過大容易損壞螺杆,產生質量隱患,需要返工,增加成本;二是螺杆需要伸出一部分螺母才能鎖緊,佔用了減震器軸向空間尺寸,給產品設計製造帶來困難;三是擰緊時需要旋轉螺母,花費一定的時間,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縮短減震器軸向距離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包括依次套接在閥杆上的壓縮閥限位器、閥片組、底閥、流通片、彈簧片、墊片、補償閥限位器;所述閥杆的末端設有軸向限位結構;所述閥杆的軸向限位結構是指,所述閥杆的端部伸出在壓縮閥限位器孔外並設有軸向盲孔,且該閥杆伸出壓縮閥限位器孔外的軸向盲孔的邊緣沿徑向向外彎曲。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於所述閥杆的軸向限位結構是指,所述閥杆的端部伸出在壓縮閥限位器孔外並設有軸向盲孔,且該閥杆伸出壓縮閥限位器孔外的軸向盲孔的邊緣沿徑向向外彎曲,也就是閥杆的端部為採用鉚接固定,在加工時先將所需零件全部正確裝配後放在壓機的工作檯上,壓機的上部正中心布置有衝頭,兩邊布置有壓塊,壓塊壓緊補償閥限位器,衝頭向下將軸向盲孔衝擊擠壓變形,從而將底閥總成緊固。這樣具有以下有點一是鉚接時間短,生產效率高;二是避免損壞螺杆,保證產生質量;三是縮短了減震器軸向距離。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的加工示意圖。如圖所示1、閥杆,2、壓塊,3、補償閥限位器,4、墊片,5、彈簧片,6、流通片,7、底閥,8、閥片組,9、壓縮閥限位器,10、衝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包括依次套接在閥杆1上的壓縮閥限位器9、閥片組8、底閥7、流通片6、彈簧片5、墊片4、補償閥限位器3 ;所述閥杆1的末端設有軸向限位結構;所述閥杆1的軸向限位結構是指,所述閥杆1的端部伸出在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並設有軸向盲孔,且該閥杆1伸出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的軸向盲孔的邊緣沿徑向向外彎曲,也就是衝成喇叭口。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器的底閥總成裝配緊固方法閥杆1不加工螺紋, 將閥杆1的一端加工出一定長度的軸向盲孔,並且總長度縮短。將底閥總成所需的零件全部正確裝配後放在壓機的工作檯上,壓塊2壓緊補償閥限位器3,衝頭10正對著軸向盲孔中心,在壓機作用下衝擊軸向盲孔埠,軸向盲孔埠向周邊延伸變形,限位並擠緊補償閥限位器3,最終將底閥總成緊固。
權利要求1. 一種減震器的底閥總成,包括依次套接在閥杆(1)上的壓縮閥限位器(9)、閥片組 (8)、底閥(7)、流通片(6)、彈簧片(5)、墊片(4)、補償閥限位器(3);所述閥杆(1)的末端設有軸向限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杆⑴的軸向限位結構是指,所述閥杆⑴的端部伸出在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並設有軸向盲孔,且該閥杆(1)伸出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的軸向盲孔的邊緣沿徑向向外彎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減震器的底閥總成,包括依次套接在閥杆(1)上的壓縮閥限位器(9)、閥片組(8)、底閥(7)、流通片(6)、彈簧片(5)、墊片(4)、補償閥限位器(3);所述閥杆(1)的末端設有軸向限位結構;所述閥杆(1)的軸向限位結構是指,所述閥杆(1)的端部伸出在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並設有軸向盲孔,且該閥杆(1)伸出壓縮閥限位器(9)孔外的軸向盲孔的邊緣沿徑向向外彎曲。該減震器的底閥總成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縮短減震器軸向距離。
文檔編號F16F9/34GK202215655SQ201120280608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明者姚金福, 孫波, 張海濤, 王紅軍, 賈德懷, 陳章龍 申請人:寧波金城減震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