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智慧城市規劃管理(穩居全國前列長沙獲評)
2023-06-15 00:21:38 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福芳 通訊員 周妍
近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亞洲數據集團(IDG)主辦的2022亞太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期間盛大召開。作為論壇的重磅環節,「2022智慧城市評選」結果正式公布,長沙憑藉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形成的先進經驗和豐碩成果,獲評「2022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稱號,這是繼2021年首獲殊榮後再次斬獲該項榮譽。
連續2年蟬聯「中國領軍智慧城市」,長沙為何能如此出色?
近年來,長沙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要求,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以智慧城市建設引領帶動全市經濟社會各領域數位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的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和標杆。
善政有道:城市「慧」治理,運行更高效
在長沙智慧城市綜合運行指揮中心的高清LED大屏上,滾動顯示著這座城市經濟運行、政務服務、生態環境、城市治理等專題信息。
這個於今年上線運行的綜合運行指揮系統全面融合長沙現有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基於三維地圖構建了一個虛實結合的實時視頻地圖城市場景,形成平臺「態勢感知、監測預警、決策分析、聯動指揮」四大能力,進而實現「一屏全面感知、一廳全線調度」的城市精細化治理目標,提升城市的整體治理能力。
強大感知和指揮能力的背後是長沙「雲、腦、網、安」等共性能力和基礎設施的全面建成。
2021年12月,長沙正式發布上線「長沙城市超級大腦1.0」,發布智能中樞能力清單187項,數據中臺歸集匯聚數據總量達339億多條,形成了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城市部件、房產房屋等基礎資料庫,「一腦賦能、數惠全城」的智慧城市運行格局已初步形成。
除了「城市超級大腦」,長沙還率先全國打造「一主多輔、多雲融合、自主創新「的政務雲新體系,成立了全國首個「鯤鵬政務雲標杆實驗室」,截至目前,「長沙政務一朵雲」已為全市78家單位、422個系統提供資源高效、安全可靠的雲服務。
長沙還率先全國省會城市建成政務外網區塊鏈服務網絡(BSN);電子政務外網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體系;城市網絡安全運營中心實現對全市重點行業2300多應用系統的網絡安全監測;視頻雲平臺初步建成運行並實現與「天網」「雪亮」平臺的對接,已接入各類視頻20萬餘路,視頻資源統籌管理、共享共用水平全面提升……隨著「雲、腦、網、安」等基礎設施全面建成,長沙數位化高質量發展擁有了堅實底座。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長沙快速建立「大數據分析 網格化排查」機制,開發上線防疫核查系統、率先部署場所碼,數位化賦能精準高效戰疫取得實效,今年3月以來已累計下發涉疫數據350萬條,場所碼單日掃碼量超1000萬,助力基層排查管控到位,並推動實現了公交乘車健康碼、場所碼、乘車碼「三碼合一」,方便群眾出行。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大數據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魔術師」,賦予這座人口過千萬的城市治理現代化更多想像空間。
惠民有方:城市「慧」服務,生活更美好
城市「智慧」的程度有多深,人民美好生活的「成色」就有多足。
掃碼、亮碼出行,實時同步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信息,乘坐地鐵、辦理落戶、查詢提取公積金……打開「我的長沙」APP,就可進入長沙城市服務移動端總門戶,市民動動手指,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指尖服務」。上線三年多來,「我的長沙」APP打造了「出生」「入學」「住房」等多個「掌上辦一件事」,已匯聚衣食住行、生老病養等各類城市服務2000餘項,註冊用戶數量已經突破960萬,覆蓋80%以上的長沙常住人口。
「現在,終於不再受停車排長隊的困擾了!」近日,市民周女士帶孩子到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她提前用「長沙易停車」搜索了周邊車位,選擇一個最近的停車場,很快就停好了車。周女士對長沙停車難的明顯改善表示滿意。
今年8月,長沙智慧停車平臺將全市停車場聯成一體,「長沙易停車」正式上線運行,可為市民提供導航找車位、停車繳費、停車服務、訂單查詢等一站式停車服務,現已接入4.2萬個泊車位、600餘家停車場數據,有效破解了停車難題。
目前,長沙有2000多輛自帶紅綠燈的智能公交車在道路上運行,通過集齊智慧的路、聰明的車、強大的雲和靈活的網,市民可以在指尖定製專屬於自己的智慧公交,出門、到站、上車一氣呵成。
除了出行領域,其他重點領域的智慧應用也是亮點紛呈:「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300餘件高頻服務事項跨域跨層通辦,長沙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排名全國重點城市前列。「智慧黨建」覆蓋全市所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打造 「指尖黨建服務大廳」。「智慧醫療」接入全250多家醫療機構,有效破解「三長一短」問題;「智慧文旅」實現雲覽景點、瞬悉資訊,助力長沙成為「頂流網紅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正持續回應著人民對城市的美好嚮往,讓這座山水洲城更有溫度。
興業有為:城市「慧」發展,動能更澎湃
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聯合主辦的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重磅發布《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公布了「2022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長沙再次被列入「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長沙這座內陸省會城市擁有全國最頂尖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和先進計算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製造、人工智慧、北鬥、區塊鏈、5G 工業互聯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現在,長沙還有數以萬計的企業正在加入「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以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實現轉型升級、精彩蝶變。
數字經濟發展,數據要素是核心燃料,應用場景是全新邏輯。
近年來,長沙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帶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以來,長沙先後發布了智慧城市建設場景清單4批次,共計377個應用場景,總投資額近112.5億元,開展了數據比武、解決方案比武、「你有場景,我給數據」創新應用方案徵集等重點生態活動,為先進計算、信創、北鬥、智能網聯、網絡安全等產業發展提供豐沃土壤,吸引了中國電子、騰訊、華為、奇安信、大華、科大訊飛、京東、CSDN等一大批業內知名企業相繼落戶長沙。
在今年4月的長沙市新型智慧城市重點領域解決方案比武大賽中,共有273家企業和科研機構「揭榜競優」,有效搭建了智慧城市建設需求與供給的「橋梁」,有100多家外地企業表達了進一步合作、來長沙發展的意願,上演了「求賢若渴」與「擇木而棲」的雙向奔赴,為長沙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又添了「一把火」,讓長沙成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熱土。
為搶佔數字產業主賽道,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長沙建設了中部唯一、全國第五的湖南大數據交易所。今年9月7日,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 上線運營,為文化數據要素有序流動提供重要支撐,開啟數據價值釋放從1到N的裂變。
從「移動網際網路第五城」到「智能駕駛第一城」,再到「中國領軍智慧城市」「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全國首批『雙智』試點城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城市」……一個個亮眼的「新名片」勾勒出長沙智慧城市建設從「試點」到「領軍」蛻變的四年光景。如今的長沙,正加速在數位化發展大潮中破浪前行、勇立潮頭。
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武表示,未來,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市委、市政府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的決定為目標,乘著數字中國的時代東風,不斷推進 「數字」這一最大變革力量更好地為高效能治理、高水平生活、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全力打造以數字改變生活實現市民幸福感再升級的示範之城、以智能網聯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推進智能駕駛實現智慧出行的示範之城、以城市超級大腦賦能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示範之城、以信創生態培育引領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示範之城、以數據要素作用釋放推進先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的示範之城,奮力寫好數字中國長沙篇章!
一審:封豪
二審:熊遠帆
三審:曹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