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0:41:21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椎弓根螺釘技術自上世紀80年代問世以來發展迅速,已經廣泛應用於脊柱退行性變、椎體滑脫、椎管狹窄、椎體骨折、畸形、骨轉移瘤、脊柱失穩等疾患的手術治療。近年來小切口或者經皮微創置釘已經逐步開展並為臨床醫師廣泛接受,但在小切口情況下置釘後仍需要多次暴露小切口進行安棒及撐開,需要反覆多次暴露,暴露的過程不光延長手術時間,同時可形成肌間假道造成肌肉的損傷。目前微創置釘主要是Quadrant通道和Sextant輔助下完成。Quadrant通道也存在術中需要反覆暴露的問題,而Sextant系統的葉片雖然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但葉片的安裝和拔除都比較困難,而且以上兩種系統的價格非常昂貴,限制了它們的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進行脊椎後路置釘操作後,提供一種小切口撐開維持裝置,在置釘後置入該裝置可以使切口維持撐開狀態,避免術中反覆暴露,為手術提供便利,同時節約手術時間,避免軟組織的損傷。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包括兩個交叉活動連接的拉鉤條和彈簧,所述拉鉤條包括弧形臂和拉鉤頭,兩個拉鉤條的弧形臂的連接端通過銷轉動連接,遠端與拉鉤頭連接,所述拉鉤頭一端與弧形臂平面垂直連接,另一端向內折 彎,端面設有月牙形凹槽,所述彈簧設置在兩個弧形臂之間。進一步地,所述彈簧位於兩個弧形臂之間靠近連接端位置處。具體使用方法:在小切口或者微創經皮置釘操作中,一般是分多個小切口分別進行置釘操作。置釘完成以後,再進行裝連接棒,撐開或者壓縮等操作,所以在操作過程中置釘後需要反覆暴露椎弓根釘的尾部,本實用新型在置釘操作完成,置釘拉鉤未移除之前插入,然後移除置釘拉鉤,拉鉤遠端新月形凹陷設計可以輕易的卡在椎弓根釘尾部,這樣就可以維持切口的撐開,不需要反覆暴露。而弧形臂的內彎設計在拉鉤和椎弓根釘尾部之間留下一定的空隙,需要再次暴露時可以輕易的置入置釘拉鉤,在操作完成以後可以直接拔除拉鉤而不會造成組織的損傷。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操作簡單省時,容易掌握,醫生接受度好;(2)價格便宜;(3)可以明顯降低反覆暴露的次數,縮短手術時間;(4)可以減少組織損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包括兩個交叉活動連接的拉鉤條I和彈簧2,所述拉鉤條I包括弧形臂3和拉鉤頭4,兩個拉鉤條I的弧形臂3的連接端通過銷轉動連接,遠端與拉鉤頭4連接,所述拉鉤頭4的一端與弧形臂3平面垂直連接,另一端向內折彎,端面設有月牙形凹槽5,所述彈簧2設置在兩個弧形臂3之間,所述彈簧2位於兩個弧形臂3之間靠近連接端位置處。如上所述,儘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前提下,可對其在 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交叉活動連接的拉鉤條和彈簧,所述拉鉤條包括弧形臂和拉鉤頭,兩個拉鉤條的弧形臂的連接端通過銷轉動連接,遠端與拉鉤頭連接,所述拉鉤頭一端與弧形臂平面垂直連接,另一端向內折彎,端面設有月牙形凹槽,所述彈簧設置在兩個弧形臂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位於兩 個弧形臂之間靠近連接端位置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於脊柱後路微創置釘小切口的撐開維持裝置,包括兩個交叉活動連接的拉鉤條和彈簧,所述拉鉤條包括弧形臂和拉鉤頭,兩個拉鉤條的弧形臂的連接端通過銷轉動連接,遠端與拉鉤頭連接,所述拉鉤頭一端與弧形臂平面垂直連接,另一端向內折彎,端面設有月牙形凹槽,所述彈簧設置在兩個弧形臂之間;本實用新型(1)操作簡單省時,容易掌握,醫生接受度好;(2)價格便宜;(3)可以明顯降低切口反覆暴露的次數,縮短手術時間;(4)可以減少組織損傷。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3089239SQ2013200786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明者曹曉建, 李海俊, 餘利鵬, 謝浩 申請人: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