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藝的古建築(松柏我的明星夢)
2023-06-15 09:07:57 1
松柏
尋訪十大建築
2021-10-05
北京秋天的早晨難有曙光初照的好天氣,儘管從住宿地到天安門廣場步行只需半個小時,等待雲開日出得有相當的耐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我等待四天後,見到了少有的藍天白雲。清早我便掛上相機包,急匆匆地直奔天安門廣場,首先拍攝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

天安門城樓

人民英雄紀念碑

毛主席紀念堂
環繞廣場一周,我便獲得了理想的十大建築之首的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在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

人民大會堂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其他八個建築物按照所在地接近的原則確定尋訪線路。分布在天安門廣場東北方向的有全國農業展覽館、華僑大廈、北京工人體育場,分布在天安門廣場以東方向的有北京站,分布在天安門廣場以西的有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分布在天安門廣場西北方向的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釣魚臺國賓館。
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六點鐘我便從賓館出發,乘車到了北京站。和以前相比,北京站因為有了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多了一些清淨,但同時又感染了許多商業氣息,讓人徒有「今非昔比」的感慨,北京站本該是旅客疏散的地方,現在卻怎麼也找不到人頭攢動的昔日景象了。無奈,只得圍繞曾經壯觀的北京火車站從不同角度取景拍攝了。

北京站
拍攝西線的民族文化宮和民族飯店倒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那天正好在西單上班,當打聽到西單離民族文化宮很近時,我決定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去搶點拍攝。既然是民族文化宮,建築風格一定具有民族特色,當走出西單路口時,一眼就看到了具有濃鬱民族風格的民族文化宮。民族文化宮地處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東臨西單繁華商業區,北靠北京金融街。這裡的商業氣息顯然比北京站少了很多,所以整體畫面還算令人滿意。拍攝完成後,我繼續向西而行,抬頭遠望,高樓大廈倒是不少,但多是玻璃幕牆的現代建築,想必這些一定不是五十年代的建築了。其中有一座與金融中心很不協調的舊式建築,民族飯店應該非他莫屬了。儘管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但飯店外觀雄偉高大,華貴典雅,匯聚中西合璧式風格,豪華但不奢華。拍攝民族飯店倒讓我輕鬆了許多,不必為尋找最佳拍攝角度煞費心機了。

民族文化宮

民族飯店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釣魚臺國賓館的拍攝,讓我費了一番周折。我乘車在海澱區甘家口東站下車,然後步行300多米,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大樓頂端的圓塔,託舉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徽,據說是經周恩來總理特批500兩黃金,採用鎏金工藝製成的,它凌空高聳,金光閃閃。正門上方懸掛著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金字銅底巨匾,整個場館雄偉壯麗。這裡沒有沾染點滴商業氣息。不管從哪個角度拍攝,整個畫面乾淨清新,仿佛置身於建築時期的五十年代。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釣魚臺國賓館一直是我心中很神秘和嚮往的地方。釣魚臺國賓館坐落於北京海澱區玉淵潭東側,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及現代國賓館建築群。 「釣魚臺」因金代章宗皇帝曾在此築臺垂釣而得名,迄今已有800餘年。現代的國賓館園區是1958年至1959年在古釣魚颱風景區基礎上擴大修建的。釣魚臺國賓館是國家領導人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更是接待各國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級賓館。據說釣魚臺國賓館環境幽雅清寧,樓臺亭閣間碧水紅花、林木石橋,是中國古典建築情趣與現代建築格調的完美融合。這些,我只能望館興嘆,甚至連館都無法望見。徵得武警門衛的同意,只能在國賓館門口象徵性地拍攝了一張類似公園大門的風景照,當我再拍攝時,旁邊的喇叭聲突然響起:「這裡不能拍照,這裡不能拍照」!我只得掃興收起相機,悻悻然離開了阜成路與三裡河路交匯的西南側的釣魚臺國賓館院門。

釣魚臺國賓館
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全國農業展覽館同在朝陽區,華僑大廈在東城區,如何選擇最佳拍攝線路,讓我一籌莫展。經過反覆設計、分析,最終選擇了這樣的方案:早上七點,乘公交車經過12站,到東四路口南站下車,換乘110路公交車,乘坐7站,下車後步行220米到北京工人體育場,拍攝完成後,再乘坐701路公交車向東經工人體育場北路轉北,經東三環北路,即可到達全國農業展覽館,然後再乘坐10號地鐵線到惠新西街南口,轉乘5號地鐵線到東四站下車,步行400到達最後一站--華僑大廈。
按照計劃實施,經過一個小時的行程,到達了第一站。找到北京工人體育場很容易,可見到北京工人體育場卻讓我大失所望,這哪裡是體育場,儼然是計程車停車場,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都不可能獲得滿意的效果,黃底綠殼的計程車總會擠進畫面,讓人哭笑不得,沒辦法,只好將就著湊合一景。

北京工人體育場
我逃也似地離開體育場,趕到了全國農業展覽館。不問青紅皂白,拿出相機,接連拍攝了好幾張「展覽館」照片。這裡的確在辦展覽,而且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但我心中總是存有疑慮:「怎麼不像是標誌性建築啊」。北京人就是北京人,不管向誰探問道路,對方都會很耐心的給你指點,當聽到「謝謝」的時候,總會說:「別客氣,您嘞!」通過詢問,我這才搞清楚,這裡雖然是展覽館,但不是我要找的十大建築之一的全國農業展覽館,而是「國慶金秋購物節暨農產品大集展銷會」。越往裡走,越覺得不對勁,標誌牌上的指路表寫的是「萬禾苑」、「茶苑」、「青少年農業科普館」、「中國土壤標本陳列館」、「中國傳統農具陳列館」等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這一切都與農業有關,展覽館離這裡一定不會很遠,哪知道我走了一圈,始終沒有見到我要尋找的標誌性建築,倒像是走進了農業主題公園。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亮, 標誌性建築映入眼帘,這才是我眾裡尋他千百度的全國農業展覽館。可惜臨近國慶節,展館正在裝飾,前面鋪滿了建築材料,我只得「委曲求全」了,也好,國慶前夕的全國農業展覽館就是這個樣,但他是真實的。

全國農業展覽館
在北京乘坐地鐵出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快捷、方便、準時。這是我計劃中確定到華僑大廈的轉場方針。聽說華僑大廈已經拆除,即使這樣我也得去拍攝遺址。可是當華僑大廈進入我的視線時,我茫然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向老北京人證實了:「請問這座大廈是新建的嗎?」回答:「這是老建築了」。我頓時興奮了,近景、遠景、全景、特寫……我使出了渾身解數,完成了最後的拍攝。後來我才知道,舊華僑大廈確實被拆除了,在建國十大建築中,它規模最小。新華僑大廈是1988年重建的,新建的華僑大廈的意義也許更多在於對歷史的重新改造。華僑大廈位於北京的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號,是著名商務型的五星級酒店。大廈全面裝修後,煥然一新,毗鄰王府井步行街。天安門、故宮、景山,北海近在咫尺,和美術館、首都劇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為鄰,是商務、旅遊客人的最佳選擇之一。

華僑大廈
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的拍攝工作,歷時一個月,拍攝照片1000多張,再經過後期製作、照片精選,終於在建國六十二周年的國慶到來之際完成了。
拍攝於2011年9月。
作者:松柏
編輯:鐵兵文苑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