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
2023-06-15 17:02:21 1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從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中培養、篩選得到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含油油泥成分複雜,處理難度大。目前,國內外採用的含油汙泥處理技術大致可分為三類物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其中物理化學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因為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次汙染、工藝複雜、處理成本高、設備維修難度大等局限性,難以投入大規模的應用。生物處理方法分兩類,一是向含油汙泥中投加營養物質,曝氣,促進汙泥土著微生物生長增殖,從而實現對汙染物的降解。二是向含油汙泥中投加高效降解石油烴的微生物菌劑。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在於一是不會形成二次汙染或導致汙染物轉移;二是工藝簡單,處理費用低;三是處理效果好,經過生化處理,汙染物殘留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研究表明,投加石油烴降解菌可使降解率提高到50%以上。利用代謝表面活性劑微生物對含油汙泥處理,提高石油烴類溶解度,可提高石油烴類的降解效率,利用生物處理可去除PAHs類有害物質,生物處理可同時降解含油汙泥中脂肪烴和芳香烴,但是生物處理方法存在受環境因素影響大、處理周期長等局限性,因此生物處理含油汙泥的處理技術在國內還沒有投入規模化應用。研究構建高效菌群、優化控制條件,縮短處理周期是目前該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組對原油中不同組分化合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種,構建出對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具有高效修復作用的微生物菌群,用於解決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分散、交通不便的自然環境下井場低濃度含油泥汙染的問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具體方案如下1、高效降解菌群落組成從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中通過培養、分離、篩選、馴化、誘變,得到綠膿桿菌、藤黃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瓊氏不動桿菌4種降解菌,按重量比1 :1:1: 1的添加劑量混合組成;2、適宜的降解條件混合微生物菌群適宜的降解條件為初始pH值=6,碳氮重量比等於100 3,碳磷重量比等於100 0.6,溫度30°C,其它條件沒有嚴格限制,由黃土塬區自然條件提供。3、實施步驟(1)將井場落地原油汙染的油泥移至井場含油汙泥處理預製床反應器,粉碎後平整、灌溉,按照降解條件要求添加有機氮肥、磷肥;(2)將製備好的混合微生物菌群稀釋後,初始有效濃度按5pp添加到含油汙泥中,施菌周期改變為20天,共三個處理周期,第二、三次施菌的濃度為3ppm ;(3)現場管理,利用反應器控制處理體系溫度在30°C,初次施菌和肥料後,每隔15 天按比例添加氮肥、磷肥,每隔5天給反應器翻土、通風,澆水,至整個處理階段結束。本發明構建出的高效微生物菌群可以大幅度降低井場含油汙泥(土壤)中的石油類物質的含量,節省大量運輸、設備損耗和維護費用,不造成二次汙染,尤其適用於在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分散、交通不便的自然環境下解決井場低濃度含油泥汙染的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對微生物的協同效應進行研究,按照不同菌種的協同效應進行含油汙泥降解能力分析研究研究,將得到的綠膿桿菌、藤黃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瓊氏不動桿菌按照添加重量為1 1 1 1的比例混合,在實驗室,7 內,投加混合菌的處理體系中石油類的質量濃度從172Hmg/kg降至1257mg/kg,降解率為92. 7%,比對照組的石油降解率提高了 57. 3%。實施例2對現場含油率為10. 55%的汙泥進行56天處理試驗1、高效降解菌群落組成從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中通過培養、分離、篩選、馴化、誘變,得到綠膿桿菌、藤黃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瓊氏不動桿菌4種降解菌,按重量比1 :1:1: 1的添加劑量混合組成;2、適宜的降解條件混合微生物菌群適宜的降解條件為初始pH值=6,碳氮重量比等於100 3,碳磷重量比等於100 0.6,溫度30°C,其它條件沒有嚴格限制,由黃土塬區自然條件提供。3、實施步驟(1)將井場落地原油汙染的油泥移至井場含油汙泥處理預製床反應器,粉碎後平整、灌溉,按照降解條件要求添加有機氮肥、磷肥;(2)將製備好的混合微生物菌群稀釋後,初始有效濃度按5pp添加到含油汙泥中, 施菌周期改變為20天,共三個處理周期,第二、三次施菌的濃度為3ppm ;(3)現場管理,利用反應器控制處理體系溫度在30°C,初次施加菌劑和肥料後,每隔15天按比例添加氮肥、磷肥,每隔5天給反應器翻土、通風,澆水,至整個處理階段結束。降解菌對石油的去除率為89. 1 %。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從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中通過培養、分離、篩選、馴化、誘變,得到綠膿桿菌、 藤黃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瓊氏不動桿菌4種降解菌,按照重量比為1 :1:1: 1混合為含油汙泥降解微生物菌群;(2)適宜的降解條件微生物菌群適宜的降解條件為初始PH值=6,碳氮重量比等於100 3,碳磷重量比等於100 0.6,溫度30°C,其它條件沒有嚴格限制,由黃土塬區自然條件提供;(3)實施步驟1)將井場落地原油汙染的油泥移至井場含油汙泥處理預製床反應器,粉碎後平整、灌溉,按照降解條件要求添加有機氮肥、磷肥;2)將製備好的混合降解微生物菌群稀釋後,初始有效濃度按5pp添加到含油汙泥中, 施菌周期為20天,共三個處理周期,第二、三次施菌,濃度為3ppm ;3)現場管理,利用反應器控制處理體系溫度在30°C,初次施菌和肥料後,每隔15天按比例添加氮肥、磷肥,每隔5天給反應器翻土、通風,澆水,至整個處理階段結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利用微生物降解井場含油汙泥的方法;從黃土塬區油田井場含油汙泥中通過培養、分離、篩選、馴化、誘變,得到綠膿桿菌、藤黃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瓊氏不動桿菌4種降解菌,按照重量比為1∶1∶1∶1混合為含油汙泥降解微生物菌群;初始pH值=6,碳氮重量比等於100∶3,碳磷重量比等於100∶0.6,實驗室在72h內,投加混合菌的處理體系中石油類的質量濃度從17214mg/kg降至1257mg/kg,降解率為92.7%;在井場對初始含油率為10.55%的含油汙泥經過56天的處理試驗,石油類物質去除率可達89.1%,處理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C02F11/02GK102464438SQ20101055053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8日
發明者任建科, 冀忠倫, 周立輝, 張海玲, 張璇, 曾亞勤, 李巖, 楊琴, 趙敏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