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有防串漏結構的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5:29:46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泵的密封結構,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設有防串漏的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
背景技術:
船舶上配置的生活用水系統、消防用水系統及壓載用水系統均靠水泵輸送,因船艙空間相對較窄,配套的水泵宜採用佔地少的立式結構。現有技術的船用立式泵是一種專為船舶配套的泵產品,該產品結構緊湊、佔地省、水力性能穩定、運行可靠。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通常採用配套電機直聯水泵結構,結構中為了防止水泵洩漏造成電機損壞,故在泵與電機之間設有軸密封。當今條件下,本行業首選密封性能好的機械密封作為該處密封件。因機械密封安置在泵內,其運行狀況不可見,只能靠觀察該處是否漏水來判斷好壞。市售船用立式泵配置的機械密封均與軸承座相鄰,此軸封結構簡單、有效,能夠起到對軸承座的保護作用,其不足是機械密封與軸承座之間設有任何屏障,機械密封失效便發生漏水,外溢水首先進入相鄰的軸承座。軸承座是一種靠潤滑劑維持軸承旋轉的部件,一旦水滲入便破壞了軸承旋轉的潤滑條件,其結果是軸承快速損壞,直至泵停止工作。因船用立式泵安置在船艙之中,相鄰裝備多,相互有幹擾,使得維修、保養操作十分不便,此結構缺陷用戶不滿意,製造商的維修成本也很大。所以,有必要作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的防串漏結構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設有防串漏結構的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該泵雙道密封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屏障作用顯著,配置密封結構的軸承座不受相鄰機械密封失效的影響。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設有防串漏結構的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它包括軸承座、定位座、密封套、泵殼、底蓋、葉輪、渦殼、機械密封和泵軸。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泵殼為內置軸向凹腔的殼體,豎置的泵殼內腔內底面配裝渦殼,側壁上分別設有溝通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道,進水口通過渦殼聯通出水口,泵殼底面留有通孔,該通孔用螺栓鎖緊的底蓋作封堵。所述泵軸直聯配套電機的輸出軸端,套裝在泵軸上的軸承座兩端分別設有軸封,軸承座的底端面軸向連接定位座,定位座的底端內腔軸向定位連接密封套,處在密封套內腔中的泵軸配置機械密封后組成泵內部軸封。所述葉輪為閉式結構的離心輪,吸入口朝下的葉輪定位安裝在泵軸軸端部。上述由泵軸串連接而成的組合件以葉輪為底端插裝到泵殼凹腔中,其中的定位座與泵殼內置臺肩配合併作軸向定位連接,使得葉輪與泵殼內置的渦殼配合組成離心泵結構。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泵殼與渦殼的結合面設有防旋動肋。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泵殼配置的進水口內端面為小於45°的銳角斜面,斜面配置鉸連式翻板,上端固定的翻板靠自重垂靠在進水口內端面上,構成進水口可進不可出的單向閥結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泵部和軸承座分別配置軸封,結構簡單、製作容易;
2、泵部配置的機械密封和軸承座配置的軸封組成雙道密封結構,抗串漏效果好;
3、泵殼與渦殼的結合面上設有防旋動肋,既能做到節省安裝空間,又能做到定位準確、裝卸方便;
4、泵殼內不設泵蓋,既簡化結構,又減少一道密封,而且便於部件組裝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的設有防串漏結構的船用立式自吸離心泵,它包括軸承座1、定位座2、密封套3、泵蓋4、底蓋5、葉輪6、渦殼7、機械密封8和泵軸9。所述泵殼4是自身不設渦殼的泵部主體構件,它中部設有由上而下的軸向凹腔,相對面的側壁上分別設有溝通進水口4.1和出水口4.2的內水道,豎置的泵殼4凹腔底面配裝盤狀渦殼7形成完整的離心泵水力模型。為了限制渦殼7相對泵軸9的旋轉自由度,在泵殼4與渦殼7的結合面設有如圖2所示的防旋動肋4.4。安裝在泵殼4側壁上的進水口4.1內端面為由上而下斜面,本實施例中斜面斜置角為30°。進水口4.1內斜面上配置鉸連式翻板4.2,上端固定的翻板4.3靠自重垂靠在進水口4.1的內斜面上,此結構形成進水口4.1可進不可出的單向閥結構。本發明中的泵殼4底面留有供安裝底蓋5的通孔,此處預留的通孔實為工藝孔,通過拆卸底蓋5,可獲得溝通外界的軸向空間,便於借道工藝孔實施拆卸或維修泵殼4內置部件。所述泵軸9直聯配套電機的輸出軸端,套裝在泵軸9上的軸承座1兩端分別設有軸封1.1,軸承座1的底端面軸向連接定位座2,定位座2的底端內腔軸向定位連接密封套3,處在密封套3內腔中的泵軸9配置機械密封8後組成泵內部軸封。所述葉輪6為閉式結構的離心輪,吸入口朝下的葉輪6定位安裝在泵軸9軸端部。上述由泵軸9串連接而成的組合件以葉輪6為底端插裝到泵殼4凹腔中,其中的定位座2與泵殼4內置臺肩配合併作軸向定位連接,使得葉輪6與泵殼4內置的渦殼7配合組成離心泵結構。
本發明確保水力模型不變的基礎上,針對串漏問題共作了兩大結構改進,一是採用同軸串聯結構直接省掉常規的泵蓋,無泵蓋大大簡化結構。其次是同軸的軸承座1與機械密封8之間用定位座2相間隔,位於定位座2內部的機械密封8運行質態好,即使產生洩漏也從定位座2處外排洩掉,再加上軸承座1自備了軸封1.1,使得抗串漏能力顯著增強。由此可知,本發明雙道軸封結構有效解決了泵內串漏問題,直接改善軸承座1的運行質態,大大提高泵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