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看懂西遊記的書(西遊記這些經典小說)
2023-06-15 04:50:29 1
世間萬物,每時每秒都在變化著。生活在改變,習慣在改變,甚至口味都在不斷變化。
小時候,覺得苦瓜很苦,難以下咽,長大後,卻覺得苦瓜苦中帶著些甘甜。
小時候,不明白有些大人為什麼看電視劇看著看著就哭了,說是很感動。
長大後才明白,原來我們曾經看的是故事,而他們看的卻是人生。
01、《西遊記》《西遊記》裡,唐僧帶著3個徒弟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很搞不懂,唐僧既不會武功,又特別愛叨叨,還常常冤枉孫悟空,經常拖後腿,為什麼能當師傅?
後來才明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位置,他雖然不會武功,但是有一顆堅定且慈悲的心,能夠帶領大家一起堅持走下去,還經常教導他們不要犯錯。
如果沒有唐僧,孫悟空不知道捅了多少簍子,豬八戒不知道回了多少次高老莊。
他們師徒四人,明明可以飛行去西天,偏偏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才能成佛。
後來才真正懂得,那些受過的苦,吃過的虧,擔過的責,扛過的罪,忍過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自己,滋養自己。
《西遊記》中各種妖魔鬼怪,都嚷嚷著要吃唐僧肉。
妖怪看起來可怕,但是,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人心更可怕。
02、《老人與海》一位以捕魚為生的老漁夫,將近3個月沒有捕到魚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意味著他沒有食物來源,幾乎快被餓死。
終於,他又一次出海,捕到一條1500磅的大魚,大魚兇猛的力量拽著船跑,老人依舊不放手。經過兩天兩夜的戰鬥,在沒有武器,手還抽筋的情況下,他死命拼搏,終於將大魚殺死。
然而,大魚的屍體又引來一群鯊魚的爭奪,老人又只好繼續戰鬥,鯊魚怎麼趕也趕不走,只好把它們殺光。
等回到岸上,大魚只剩一副魚骨了。
有人說,他為什麼這麼傻,既然奪不贏,放棄就好了。
也許戰勝一群鯊魚很難,但是他卻在鬥爭中戰勝了自己。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失敗,你就選擇放棄。
如果每一次遇到困難都往後退,那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說真的,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拼來的。
03、《邊城》一個天使般的女孩,名叫翠翠,端午節去看龍舟賽,偶然遇到了相貌英俊的水手儺送。
兩人互生情愫。
然而,儺送的哥哥也愛上了翠翠。
兄弟倆採用唱山歌的方式,來爭得翠翠的青睞。
哥哥心裡明白,自己唱不過弟弟,於是決定放棄,遠行做生意去了。
後來,儺送的哥哥去世了,和翠翠相依為命的爺爺也去世了,而儺送也遠行,遙遙無歸期。
故事的結尾處,是這樣說的: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曾以為,有緣的人,無論如何,都會一輩子在一起。
哪怕他離開了,只要你等待,總有一天,他會歸來。
後來才明白,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大團圓,有攜手到老的人,也有有緣無分的人。
一生一世在一起是幸運,而生離死別才是人生常態。
也許遺憾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儘量減少遺憾。
04、《人生海海》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麥家的作品《人生海海》,故事的開頭,主人公「我」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最喜歡躲在角落聽大人們講故事,尤其是上校的。
懵懂、好奇、然而還有憤恨,填滿了「我」的整個童年。
那個傳奇的人物,有人叫他上校,有人叫他太監,還有人造謠叫他「雞姦犯」。
上校的一生,是傳奇的,又是悲劇的。
「我」曾討厭過他,也曾崇拜過他。
因為「雞姦犯」的謠言,「我們」家變成了眾矢之的,卑微地抬不起頭來,被扔磚頭,被扔死老鼠,被人戳脊梁骨,結果「爺爺」自殺,「我」被迫海外逃生。
家破人亡,生離死別,無盡的悽涼,無窮的悲傷。
幾十年後,等「我」回到家鄉,已經物是人非。
在漂泊的這些年裡,「我」終於懂得:「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
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人生和解。
那時候,當一群人圍著上校,要扒他褲子時,上校瘋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秘密,我們有好奇的本能,但是沒有強硬扒開別人傷疤的權利。
生活如茶、如酒,有甘甜,有苦澀,會興奮,也會不省人事。
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
有時候,不言人私,不揭人短,就是給人最大的體面,也是自己做人最基本的善良......
曾看過一句話:「小時候真傻,居然盼著長大」。
小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懂,以為糖都是甜的,藥都是苦的,故事都是別人的。
後來才明白,我們會哭、會感動,因為故事裡的喜怒哀樂,不僅是他們的經歷,同時也藏著我們自己的人生。
#麥家《人生海海》上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