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銅管校直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8:30:36 1
專利名稱:薄壁銅管校直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機械製造領域,涉及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
背景技術:
對外圓直徑在1. 5 3mm的薄壁銅管進行折彎成型,折彎後不易直接保證折彎角度和折彎長度尺寸,可採用如圖1所示的加工工藝,即通過折彎、校直、切割工藝步驟完成薄壁銅管的成型。對於薄壁銅管折彎後的校直,在實際生產中,需要設計專用的校直設備, 為減少設備投資,設計的校直模具需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操作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薄壁銅管的校直模具,採用該校直模具,結構簡單, 模具操作方便,能多件同時校直,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該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由上模柄、斜鍥、滑塊、下模座、底座、小壓板、復位彈簧、蓋板、下頂件、上模塊、壓板、調節螺釘、上模座、連接板、鎖緊螺母、內六角圓柱頭螺釘組成。上模柄套在上模座孔內,上模座與連接板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塊與連接板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座左右分別連接兩調節螺釘,壓板與斜鍥通過螺釘連接。兩壓板與下模座之間通過4個螺釘連接,4個螺釘上安裝復位彈簧。下模座通過4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連接在底座上,下頂件下方安裝螺釘、小壓板及復位彈簧。兩斜鍥的側面分別與下模座內腔左右側面相配。兩個滑塊前後端分別安裝在下模座前後壁上開設的通槽中,復位彈簧通過螺釘與滑塊相連,兩個蓋板分別通過螺釘安裝在下模座的前後側面。下頂件前後側面開有凹槽,與下模座上設置的長方形凸塊相配。上模塊與下頂件上均開有數個平行的圓弧槽,圓弧半徑與薄壁銅管半徑相同。下頂件側面傾斜角度為5度。滑塊左右兩側為斜面,其傾斜角度分別與下頂件及斜鍥的側面傾斜角度一致。設置調節螺釘,調節斜鍥的高低位置,實現斜鍥、滑塊與下頂件相對位置的調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具結構簡單,設備投資少,在普通壓力機上便可完成校直,模具操作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能多件同時校直,生產效率較高。
圖1為薄壁銅管加工工藝流程圖;圖2為薄壁銅管校直模具二維半剖圖;圖3為薄壁銅管校直模具三維外形結構圖;圖4為拆去部分元件後的薄壁銅管校直模具三維內部結構圖;圖5為上模塊外形結構圖;圖6為下頂件外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是本使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實際使用並不局限於實施例。參閱圖2、圖3、圖4、圖5、圖6,在本實施例中,薄壁銅管折彎模具由上模柄1、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斜鍥3、滑塊4、下模座5、底座6、小壓板7、蓋板9、下頂件11、上模塊13、壓板14、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5、調節螺釘16、上模座17、鎖緊螺母18、連接板19、復位彈簧8、 10、12等組成。上模柄1套在上模座17孔內,上模座17與連接板19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塊 13與連接板19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座17左右分別連接兩調節螺釘16。壓板14與斜鍥3 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連接。兩壓板14與下模座5之間通過4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5 連接,4個螺釘上安裝復位彈簧12。下模座5通過4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連接在底座6上, 下頂件11下方安裝螺釘、小壓板7及復位彈簧8。兩斜鍥3的側面分別與下模座5內腔左右側面相配。兩個滑塊4前後端分別安裝在下模座5前後壁上開設的槽中,復位彈簧10通過螺釘與滑塊4相連。兩蓋板9分別通過螺釘安裝在下模座5的前後側面。下頂件11前後側面開有凹槽,與下模座5上設置的長方形凸塊相配。進行薄壁銅管校直前,先通過調節螺釘16調節斜鍥3的高低位置,實現斜鍥3、滑塊4與下頂件11相對位置的調節,調整後用鎖緊螺母18鎖緊調節螺釘16位置。進行薄壁銅管校直時,將經過折彎的銅管置於下頂件11的凹槽中,壓力通過上模柄1傳遞給上模座17,帶動兩斜鍥3及上模塊13向下運動,上模塊13推動下頂件11向下運動,同時兩斜鍥向下擠壓使滑塊向內移動,壓緊下頂件側面銅管。下壓到位後,撤去壓力, 斜鍥3在復位彈簧12的帶動下向上回復原位,滑塊4在復位彈簧10的帶動下向外側滑動回復原位,下頂件U在復位彈簧8的帶動下向上回復原位。
權利要求1.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薄壁銅管校直模具由上模柄(1)、斜鍥(3)、滑塊(4)、下模座(5)、底座(6)、小壓板(7)、蓋板(9)、下頂件(11)、上模塊(13)、壓板(14)、調節螺釘(15)、上模座(16)、鎖緊螺母(17)、連接板(18)、復位彈簧(8)、(10)、(12)等組成, 上模柄(1)套在上模座(16)孔內,上模座(16)與連接板(18)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塊(13) 與連接板(18)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座(16)左右分別連接兩調節螺釘(15),壓板(14)與斜鍥(3)通過螺釘( 連接,兩壓板(14)與下模座( 之間通過4個螺釘連接,4個螺釘上安裝復位彈簧(12),下模座( 通過4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連接在底座(6)上,下頂件(11) 下方安裝螺釘、小壓板(7)及復位彈簧(8),兩斜鍥(3)的側面分別與下模座(5)內腔左右側面相配,兩個滑塊(4)前後端分別安裝在下模座( 前後壁上開設的槽中,復位彈簧(10) 通過螺釘與滑塊(4)相連,兩蓋板(9)分別通過螺釘安裝在下模座( 的前後側面,下頂件 (11)前後側面開有凹槽,與下模座( 上設置的長方形凸塊相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模塊(13)與下頂件(11)上均開有數個平行的圓弧槽,圓弧半徑與薄壁銅管半徑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頂件(11)側面傾斜角度為5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滑塊(4)左右兩側為斜面,其傾斜角度分別與下頂件及斜鍥(3)的側面傾斜角度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調節螺釘(15) 高低位置可調,通過調節螺釘(1 調節斜鍥(3)的高低位置,實現斜鍥(3)、滑塊(4)與下頂件(11)相對位置的調節,調整後用鎖緊螺母(17)鎖緊調節螺釘(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機械製造領域,涉及一種薄壁銅管校直模具。該模具由由上模柄、斜鍥、滑塊、下模座、底座、小壓板、復位彈簧、蓋板、下頂件、上模塊、壓板、調節螺釘、上模座、連接板、鎖緊螺母、內六角圓柱頭螺釘組成。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投資少,模具結構簡單,在普通壓力機上便可完成校直,模具操作簡單,生產成本較低,多件同時校直,生產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B21D3/00GK202291001SQ2011203147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7日
發明者邰國芳 申請人:泰州日順電器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