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採煤沉陷區的光伏支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22:40:16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於採煤沉陷區的光伏支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光伏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往的地面電站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加上西部大肆開發光伏電站,造成目前西部嚴重限電、棄光等現象給光伏行業敲響了警鐘,光伏行業面臨著技術的升級和創新的地步。我國由於長時期、大規模的煤炭開採,國內很多部分地區出現大面積的地表沉陷,地下水系遭到不可逆轉的破壞,生態環境嚴重惡化,該類地區已不適合百姓居住,大面積的土地閒置很浪費,想把這些土地利用起來做光伏發電,然而採煤沉陷區的地表每隔一段時間就可能會發生沉陷,不同部位沉陷在相同時間內沉陷的尺寸也不同,例如,光伏支架上的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在半年時間內,第一支撐杆處的地表沉陷30mm,第二支撐杆處的狄淼沉陷100mm,這就導致光伏組件的傾角發生改變,影響發電效率。目前的光伏支架通常都是在安裝時調節一次即可,後續傾角改變就很難調節,而採煤沉陷區的光伏組件隨著地表的沉陷,每隔半年都需要檢查調節一次,目前的光伏支架顯然無法滿足後續傾角調節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光伏之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後續調節傾角方便、調節精度高的基於採煤沉陷區的光伏支架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採煤沉陷區的光伏支架結構,包括傾斜的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的上端設有第一支撐杆,所述支架本體的下端設有第二支撐杆,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一支撐套,所述第二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二支撐套,第一支撐杆與第一支撐套之間、第二支撐杆與第二支撐套之間均通過調節螺栓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的上端均通過鉸接座與支架本體鉸接,所述第一支撐套的上端設有下支撐座,所述第一支撐杆上設有上支撐座,所述上支撐座、下支撐座之間設有螺杆,所述的螺杆與下支撐座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的上支撐座內設有螺套,螺杆與螺套之間螺紋連接,所述下支撐座的下端設有驅動座,所述驅動座的側面設有驅動手柄,驅動手柄與螺杆的下端之間通過一組錐齒輪連接。光伏支架安裝好之後,根據需要調節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上端的高度,然後通過調節螺栓鎖緊,最後將光伏組件安裝在支架本體上;由於光伏支架是安裝在採煤沉陷區,地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下陷,通常每隔部位下陷的距離不一致,從而導致整個支架本體的傾角發生改變,每半年都需要檢查一次,檢查時發現地表下陷而導致支架本體(光伏組件)傾角改變時,鬆開第一支撐杆與第一支撐套之間的調節螺栓,轉動驅動手柄,從而帶動螺杆轉動,螺杆轉動帶動第一支撐杆升降,支架本體的傾角調節到位後,再通過調節螺栓鎖緊,調節非常方便,無需藉助其他的工具,調節精度高。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一抱箍,第一抱箍與支架本體中間的部位設有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一伸縮鎖止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抱箍、支架本體鉸接;第二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二抱箍,第二抱箍與支架本體的中間部位設有第二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抱箍、支架本體之間鉸接。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增加了整個光伏支架的強度;調節支架本體的傾角前,解開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的鎖止狀態,然後通過驅動手柄調節傾角,調節好之後,再將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鎖止。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抱箍與第二抱箍之間設有輔助伸縮鎖止杆。輔助伸縮鎖止杆也是為了增加整個光伏支架的強度,輔助伸縮鎖止杆、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構成三個相互連接的三角形,三角形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的螺套與上支撐座之間滑動連接,所述螺套的外側面設有豎直的限位槽,所述上支撐座的外側面設有用於螺套限位的限位螺栓。安裝光伏支架的時候,鬆開限位螺栓,此時第一支撐杆與第一支撐套之間可自由滑動,不受螺杆的影響;光伏支架安裝好之後,再將螺套旋轉到上支撐座內,並將限位螺栓頭部伸入限位槽內對螺套限位。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後續調節傾角方便、調節精度高的有益效果,尤其適合採煤沉陷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支架本體1、第一支撐杆2、第二支撐杆3、第一支撐套4、第二支撐套5、調節螺栓6、鉸接座7、下支撐座8、上支撐座9、螺杆10、螺套11、限位槽12、限位螺栓13、驅動座14、驅動手柄15、第一抱箍16、第一伸縮鎖止杆17、第二抱箍18、第二伸縮鎖止杆19、輔助伸縮鎖止杆20、光伏組件2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基於採煤沉陷區的光伏支架結構,包括傾斜的支架本體1,支架本體的上端設有第一支撐杆2,支架本體的下端設有第二支撐杆3,第一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一支撐套4,第二支撐杆的下端設有第二支撐套5,第一支撐杆與第一支撐套之間、第二支撐杆與第二支撐套之間均通過調節螺栓6連接,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的上端均通過鉸接座7與支架本體鉸接,第一支撐套的上端設有下支撐座8,第一支撐杆上設有上支撐座9,上支撐座、下支撐座之間設有螺杆10,螺杆與下支撐座之間轉動連接,上支撐座內設有螺套11,螺杆與螺套之間螺紋連接,螺套11與上支撐座之間滑動連接,螺套的外側面設有豎直的限位槽12,上支撐座的外側面設有用於螺套限位的限位螺栓13,下支撐座的下端設有驅動座14,驅動座的側面設有驅動手柄15,驅動手柄與螺杆的下端之間通過一組錐齒輪連接。
第一支撐杆2的下端設有第一抱箍16,第一抱箍與支架本體中間的部位設有第一伸縮鎖止杆17,第一伸縮鎖止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抱箍、支架本體鉸接;第二支撐杆3的下端設有第二抱箍18,第二抱箍與支架本體的中間部位設有第二伸縮鎖止杆19,第二伸縮鎖止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抱箍、支架本體之間鉸接;第一抱箍與第二抱箍之間設有輔助伸縮鎖止杆20。
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光伏支架安裝好之後,根據需要調節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上端的高度,然後通過調節螺栓鎖緊,最後將光伏組件21安裝在支架本體上,同時將第一伸縮鎖止杆、第二伸縮鎖止杆、輔助伸縮鎖止杆鎖止;每半年都需要檢查一次,檢查時發現地表下陷差異而導致支架本體(光伏組件)傾角改變時,鬆開第一支撐杆與第一支撐套之間的調節螺栓,轉動驅動手柄,從而帶動螺杆轉動,螺杆轉動帶動第一支撐杆升降,支架本體的傾角調節到位後,再通過調節螺栓鎖緊,調節非常方便,無需藉助其他的工具,調節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