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7:52:11 2
專利名稱: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堵塞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投產,在鍋爐高溫受熱面中廣泛地 使用具有高耐熱、高強度不鏽鋼管,如TP347H、SUP304、HR3C等材料,但由於不鏽鋼的線膨 脹係數較普通的合金鋼大,其運行中內壁產生的氧化層的線膨脹係數小,因此在鍋爐長期 運行中不鏽鋼自身氧化生成的內壁氧化皮在鍋爐停爐過程中會發生脫落,脫落的氧化物在 重力作用下常堆積在高溫過熱器或高溫再熱器管子的下彎頭部位形成堵塞,堵塞嚴重時, 則易在開機後短時間(一般一周)內發生超溫爆管,目前國內外火電廠已經發生了多起因 氧化物脫落堆積造成的爆管事故。嚴重影響火電企業的安全穩定運行,也給火電企業帶來 巨大經濟損失。因此,需要一種儀器能在鍋爐停爐後對定量無損檢測不鏽鋼管彎頭內壁氧 化皮堆積狀態進行檢測,從而定量分析氧化皮堵塞管內徑的程度,為判斷是否需要割管清 空氧化皮提供科學依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電磁感應的裝置對無磁性的不鏽鋼管內部堆 積的氧化皮進行檢測,能夠通過傳感器檢測,在計算機上立體地模擬管內氧化皮堆積的情 況,從而準確地反映管內氧化皮的堆積形貌的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磁性無損檢測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 測裝置,包括棒狀永磁鐵,在棒狀永磁鐵上纏繞多匝感應線圈,在棒狀永磁鐵5前部的有圓 弧面的強導磁磁鋼,棒狀永磁鐵配合裝置封裝在外殼中,在棒狀永磁鐵與外殼的空隙中注 入無磁性的膠質,多匝感應線圈接電磁檢測裝置,電磁檢測裝置連接計算機。棒狀永磁鐵為釹鐵硼永磁材料。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簡化了探頭傳感器的製作,通過一段強磁性的 永磁棒和纏繞在其上面的線圈即可組成傳感器,無需加裝使傳感器工作的外部電源信號。 採用數字積分器,使模擬的感應電信號轉化成穩定無漂移的數位訊號,克服了傳統的模擬 積分電路易受外界幹擾有漂移的缺點。採用計算機運算能力強的優點,實時採集收集轉換 後的數位訊號,形成模擬的三維圖形,使檢測後判斷更準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包括棒狀永磁鐵5,在 棒狀永磁鐵5上纏繞多匝感應線圈7,在棒狀永磁鐵5前部的有圓弧面的強導磁磁鋼4,棒狀永磁鐵5配合裝置封裝在外殼3中,在棒狀永磁鐵5與外殼3的空隙中注入無磁性的膠 質6,多匝感應線圈7接電磁檢測裝置,電磁檢測裝置連接計算機,棒狀永磁鐵5為釹鐵硼永 磁材料。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棒狀永磁鐵接觸無磁性不鏽鋼管外壁,使內部的鐵磁 性氧化皮受磁化產生雜散磁信號,從而使纏繞在棒狀磁鐵上的線圈內的磁通量發生改變, 進而產生感應電動勢,將感應的電信號接進數字式電磁檢測儀器和計算機進行處理。檢測時用棒狀的永磁鐵5前端的強導磁磁鋼4緊貼不鏽鋼管1外壁圍繞管軸心 線作360度方向轉動,使棒狀永磁鐵5上的多匝感應線圈7在不鏽鋼管1圓周方向上氧化 皮分布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磁通量變化,從而得到圓周方向每個不同位置的感應電信號。把 這些電信號送入數字式電磁檢測裝置,經過數字式積分處理,形成穩定無漂移的數位訊號, 然後實時以串行通信方式送入計算機系統,通過計算機上位機軟體接收數據,使數位訊號 對應來自圓周方向氧化皮堆積程度不同的感應模擬電信號,再通過計算機上位機的軟體操 作,形成一個模擬實際的圓管截面氧化皮堆積程度的圖形。再將棒狀永磁鐵沿不鏽鋼管軸 心方向前進一段距離,同樣繞鋼管外壁進行360度的掃描,這樣又在計算機上形成另一個 截面的模擬圖形,以後每次都將磁鐵沿軸向前進一段距離,同時圍繞管外壁進行圓周運動, 每次都在計算機上形成一個模擬圖形,最後將前面所有的圖形組合起來可形成一個計算機 上的模擬實際管內氧化皮堆積形貌的立體圖形。
權利要求一種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棒狀永磁鐵[5],在棒狀永磁鐵[5]上纏繞多匝感應線圈[7],在棒狀永磁鐵[5]前部的有圓弧面的強導磁磁鋼[4],棒狀永磁鐵[5]配合裝置封裝在外殼[3]中,在棒狀永磁鐵[5]與外殼[3]的空隙中注入無磁性的膠質[6],多匝感應線圈[7]接電磁檢測裝置,電磁檢測裝置連接計算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 棒狀永磁鐵[5]為釹鐵硼永磁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鏽鋼管內壁氧化皮堵塞無損檢測裝置,包括棒狀永磁鐵,在棒狀永磁鐵上纏繞多匝感應線圈,在棒狀永磁鐵5前部的有圓弧面的強導磁磁鋼,棒狀永磁鐵配合裝置封裝在外殼中,在棒狀永磁鐵與外殼的空隙中注入無磁性的膠質,多匝感應線圈接電磁檢測裝置,電磁檢測裝置連接計算機。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簡化了探頭傳感器的製作,通過一段強磁性的永磁棒和纏繞在其上面的線圈即可組成傳感器,無需加裝使傳感器工作的外部電源信號。採用數字積分器,使模擬的感應電信號轉化成穩定無漂移的數位訊號,克服了傳統的模擬積分電路易受外界幹擾有漂移的缺點。採用計算機運算能力強的優點,實時採集收集轉換後的數位訊號,形成模擬的三維圖形,使檢測後判斷更準確。
文檔編號G01V3/10GK201698033SQ20102023666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5日
發明者張正坤, 彭欣, 文貽豔, 歐豔清 申請人:大唐湘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