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用帶倒鉤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23:18:31 2
專利名稱:氣管切開用帶倒鉤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手術器械領域,是一種供快速氣管切開用的帶倒鉤穿刺針。
臨床常規氣管切開無專用手術器械,手術通常需要2人協同操作,時間在20分鐘左右,並且對頸短、肥胖或躁動的病人在顯露氣管和放置氣管導管時仍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國外最新的快速氣管切開法是用粗針頭(一般12#)刺入氣管,導入導引鋼絲,再沿導引鋼絲鈍性分離組織進入氣管。此法在引導手術入路上較為方便,但仍不適合頸短或肥胖病人,並且手術層次欠清楚,一般也不能放入足夠大的氣管導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快速,只需1人操作,並且可用於各種病人的氣管切開穿刺針,以替代上述的導引鋼絲,並取得更好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設計一枚帶倒鉤的針芯及其外套管組成的穿刺針來實現的。
現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圖1是穿刺針外套管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套管頭端(1)和針芯倒鉤進出口(2)。
圖2是穿刺針的針芯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吊環(3)、針芯體部(4)、倒鉤(5)、穿刺頭(6)。
圖3是穿刺針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穿刺針的倒鉤伸出外套管進出口(2)的狀態示意圖。
穿刺針可用不鏽鋼或其他金屬材料製成。穿刺針外套管如
圖1所示,長100-150mm,外徑4-6mm,距外套管頭端(1)約10mm處有倒鉤進出口(2),其長度約10mm,寬約3mm。穿刺針芯如圖2所示。吊環(3)供提拉針芯用,其大小可以套入一手指;針芯體部(4)的外徑2-3mm;倒鉤(5)寬約2mm,厚約1mm,長約15mm,有彈性,可以張開與合攏,張開時與針芯體部(4)構成約60度角;穿刺頭(6)端部銳利,以便刺入組織,其體部粗細略小於外套管內徑,以能和外套管相吻合為宜。針芯總長度與外套管匹配,使穿刺頭(6)伸出外套管頭端(1)約5-6mm,將針芯插入外套管,倒鉤因具有彈性而緊靠針芯體部,如圖3所示;當從外套管內退出針芯使倒鉤(5)位於倒鉤進出口(2)時,倒鉤即張開,伸出外套管,如圖4所示。
手術時,切開頸部皮膚,摸清第2-3氣管環間隙,將穿刺針(如圖3)從氣管環間隙刺入氣管內,爾後退出針芯,使倒鉤(5)從倒鉤進出口(2)處伸出,用手指提拉吊環(3),倒鉤(5)即可鉤住第2氣管環狀軟骨,指導手術入路,幫助顯露氣管,便於組織分離。
用鈍性分離鉗(最好用帶外翻唇的鈍性分離鉗),沿穿刺針分離氣管前組織,顯露氣管後用手術刀切開第3、4氣管環,放入氣管導管。此後可將穿刺針由圖4狀態回復到圖3狀態,以便退出氣管。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因為其有倒鉤(5)和吊環(3),術者只需一個手指就可以通過倒鉤(5)把氣管固定、上提,故可指導手術入路,也給分離氣管前組織、切開氣管及插入氣管導管等帶來極大的方便,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使用本實用新型可確保手術入路由正中(最淺)途徑顯露氣管,層次清,能保證放入足夠大的氣管導管,並且不受病人體形或躁動等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氣管切開用穿刺針,其特徵在於由外套管和針芯組成,針芯由吊環(3)、針芯體部(4)、倒鉤(5)和穿刺頭(6)構成,倒鉤(5)具有彈性,可以張合,外套管近頭端(1)處有一倒鉤進出口(2)。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針,其特徵在於用不鏽鋼製成,外套管外徑4-6mm,長100-150mm,倒鉤進出口(2)距頭端(1)約10mm,其長度約10mm,寬約3mm,針芯長度與外套管匹配,吊環(3)大小可伸入一個手指;針芯體部(4)外徑2-3mm,倒鉤(5)長約15mm,寬約2mm,厚約1mm,其張開時與針芯體部(4)約成60度角,穿刺頭(6)端部銳利,其體部粗細略小於外套管內徑,與外套管相吻合,針芯與外套管整體套合時,穿刺頭(6)伸出外套管頭端(1)約5-6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手術器械領域,是一種供氣管切開用的帶倒鉤穿刺針。其由外套管和針芯組成。針芯由吊環(3)、針芯體部(4)、倒鉤(5)和穿刺頭(6)構成。倒鉤(5)有彈性,可以張合,外套管近頭端(1)處有倒鉤進出口(2),倒鉤(5)即由此伸出或收回外套管。手術時將穿刺針刺入氣管,然後後退針芯使倒鉤(5)從倒鉤進出口(2)處伸出,用手指提起吊環(3),就可通過伸出的倒鉤上提、固定和顯露氣管,便於分離氣管前組織。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快速,1人完成,且能保證手術質量。
文檔編號A61B17/34GK2187930SQ9422794
公開日1995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30日
發明者吳先仁 申請人:上海長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