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3:08:06 1
專利名稱: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器,尤其涉及一種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
背景技術:
常見的溼法脫硫除塵淨化設備有噴霧式、旋風式、儲水衝擊水浴式、塔板式、文丘裡等。但通常由於煙氣中含硫,與水接觸後使得除塵設備容易腐蝕。其次由於受各種因素的限制,為提高除塵效率人們通常將其串聯使用,或對其進行改裝但往往使其佔地面積或製作成本大大提高。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該裝置由於結 合了旋風式和水膜式,同時還有效的結合了慣性除塵和溼法除塵,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含硫燃煤煙氣的淨化除塵效率,設備外型結構簡單,降低了設備製作成本,且操作維護方便,不易磨損,阻力小,降低使用過程中的能耗,節約能源,環保,低碳。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它包括蝸殼型切向進氣口、外殼、內筒、沉灰水槽、出氣口,其特徵是圓筒形外殼內同軸連接內筒,夕卜殼與內筒之間形成通氣道,夕卜殼的一側開有蝸殼型切向進氣口與通氣道相通,外殼的另一側開有出氣口與通氣道相通,所述外殼的底端連有沉灰水槽形成一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提高燃煤煙氣的淨化效率,有效地達到脫硫除塵的目的,外型簡單,容易製作成型,降低設備製作成本,操作維護方便,阻力小,不易磨損,節約能源,環保,低碳。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I、蝸殼型切向進氣口 2、外殼3、內筒4、沉灰水槽5、出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圓筒形外殼2內同軸連接內筒3,外殼2與內筒3之間形成通氣道,外殼2的一側開有蝸殼型切向進氣口 I與通氣道相通,外殼2的另一側開有出氣口 5與通氣道相通,所述外殼2的底端連有沉灰水槽4形成一體。含塵氣體從蝸殼型切向進氣口 I由頂端進入,在外殼2與內筒3之間作旋轉運動前進。當含塵氣流衝擊到水槽內的水表面時,部分較大粒徑的粉塵由於重力的離心力的作用與水接觸而沉降,達到第一次淨化。同時,具有一定流速的含塵氣體在衝擊水面後,夾帶部分水粒繼續沿通道作旋轉運動,致使外殼內壁和內筒外壁形成一層水膜。隨氣流作旋轉運動的粉塵離子在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轉向外殼內壁的水膜上而被粘附,塵粒與水滴或塵粒與塵粒發生凝聚,進而沉降於沉灰槽中達到第二次淨化。氣流中的粉塵粒子則被沉灰水槽的水膜捕獲,隨水流一起排出,淨化後的氣體由出氣口排出,達到高效率的淨化。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它包括蝸殼型切向進氣口、外殼、內筒、沉灰水槽、出氣口,其特徵是圓筒形外殼內同軸連接內筒,夕卜殼與內筒之間形成通氣道,外殼的一側開有蝸殼型切向進氣口與通氣道相通,外殼的另一側開有出氣口與通氣道相通,所述外殼的底端連有沉灰水槽形成一體。
專利摘要一種簡易臥式旋風水膜脫硫除塵器,圓筒形外殼內同軸連接內筒,外殼與內筒之間形成通氣道,外殼的一側開有蝸殼型切向進氣口與通氣道相通,外殼的另一側開有出氣口與通氣道相通,所述外殼的底端連有沉灰水槽形成一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提高燃煤煙氣的淨化效率,有效地達到脫硫除塵的目的,外型簡單,容易製作成型,降低設備製作成本,操作維護方便,阻力小,不易磨損,節約能源,環保,低碳。
文檔編號B01D50/00GK202606010SQ2012201264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黃霖, 熊輝, 楊宏豔, 甘靈, 李奇 申請人: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