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8:07:51 2
專利名稱: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罐體製造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
技術背景 傳統的金屬方形罐體在製造中,有脹身、脹方、翻邊等工序,各工序設備過於獨立, 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很多,勞動力成本高,而且生產效率低,而且設備佔用空間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壓印機構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 成型設備。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其包 括一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傳送抱罐手,還依次設有定位單元、脹方單元、上翻邊單元和下 翻邊單元。 所述抱罐手的數目為兩組,其中一組抱罐手位於定位單元和脹方單元處的工作檯
上,另一組抱罐手位於上翻邊單元和下翻邊單元處的工作檯上。 所述的兩組抱罐手之間連接有該兩組抱罐手同步運行的同步軸。 本實用新型的運行過程如下首先罐體進入定位單元,由於罐體具有一條焊縫,通
過定位單元對焊縫進行定位,使焊縫在後面的脹方工序中位於罐體的角部,這樣可以使矩
形罐體的四個表面保持平整,以免影響罐體外觀。定位完成後由抱罐手送入脹方單元,完成
脹方,並由抱罐手傳送,待進入另一組抱罐手的範圍後,另一組抱罐手將罐體一步一步依次
送至上翻邊單元和下翻邊單元,完成罐體的翻邊。 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四個工位整合成一個整機,不但人工操作減少,節約了人力 操作的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減少了成本。而且本實用新型體積相對於單機體積大 大縮小,佔用空間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包括一機架l,所述機架 1上設有傳送抱罐手2,還依次設有定位單元3、脹方單元4、上翻邊單元5和下翻邊單元6。 所述抱罐手2的數目為兩組,其中一組抱罐手21位於定位單元3和脹方單元4處的工作檯 上,另一組抱罐手22位於上翻邊單元5和下翻邊單元6處的工作檯上。所述的兩組抱罐手 21、22之間連接有該兩組抱罐手同步運行的同步軸23。
3[0012] 其中所述的上、下翻邊單元5、6的結構相同,均有託罐機構和翻邊機構組成,二者 呈相互倒置的位置關係,這樣就避免使用人工或機器翻轉罐體的步驟。 首先罐體進入定位單元3,由於罐體具有一條焊縫,通過定位單元3對焊縫進行定 位,使焊縫在後面的脹方工序中位於罐體的角部,這樣可以使矩形罐體的四個表面保持平 整,以免影響罐體外觀。定位完成後由抱罐手21送入脹方單元4,完成脹方,並由抱罐手21 傳送,待進入另一組抱罐手22的範圍後,另一組抱罐手22將罐體一步一步依次送至上翻邊 單元5和下翻邊單元6,完成罐體的翻邊。 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四個工位整合成一個整機,使原來需要至少4個人工操作的 工藝僅需要1個人工監視即可,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一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傳送抱罐手(2),還依次設有定位單元(3)、脹方單元(4)、上翻邊單元(5)和下翻邊單元(6)。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抱罐手(2)的數目為兩組,其中一組抱罐手(21)位於定位單元(3)和脹方單元(4)處的工作檯上,另一組抱罐手(22)位於上翻邊單元(5)和下翻邊單元(6)處的工作檯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組抱罐手(21、22)之間連接有該兩組抱罐手同步運行的同步軸(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罐體製造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小型矩形罐體的成型設備。其包括一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傳送抱罐手,還依次設有定位單元、脹方單元、上翻邊單元和下翻邊單元。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四個工位整合成一個整機,不但人工操作減少,節約了人力操作的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減少了成本。而且本實用新型體積相對於單機體積大大縮小,佔用空間小。
文檔編號B21D19/00GK201482880SQ20092015675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8日
發明者王冠華 申請人:東莞市正太合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