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砂模鑄造用灌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8:29:42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砂模鑄造灌箱裝置。
背景技術:
砂模鑄造是應用廣泛的鑄造形式,是用型砂製造鑄模。砂模鑄造需要將零件模型(模樣)放入砂箱,然後向砂箱中填入型砂,開箱取出模樣以後型砂形成鑄模。向砂箱中填入型砂的過程為灌箱工序,現有的灌箱工序由人工完成,費時費力,尤其對於橋殼、變速箱體等大型零件,生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砂模鑄造灌箱裝置的技術方案,省時省力,能夠提高鑄造生產效率,節省人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砂模鑄造灌箱裝置,包括砂鬥、絞龍和砂箱移動裝置;所述砂鬥的底部與絞龍連通,所述絞龍的一端底部設有出砂口,絞龍與絞龍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砂箱移動裝置位於出砂口的下方,砂箱移動裝置包括固定平臺、X向移動平臺和Y向移動平臺;所述X向移動平臺可移動的安裝在固定平臺上,固定平臺上安裝有第一絲槓,X向移動平臺上設有與第一絲槓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Y向移動平臺可移動的安裝在X向移動平臺上,X向移動平臺上設有第二絲槓,Y向移動平臺上設有與第二絲槓匹配的第二螺母;第一絲槓的軸向垂直於第二絲槓的軸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一絲槓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一絲槓通過帶傳動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二絲槓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二絲槓通過帶傳動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X向移動平臺的底部設有第一滾輪,X向移動平臺通過第一滾輪在固定平臺上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Y向移動平臺的底部設有第二滾輪,Y向移動平臺通過第二滾輪在X向移動平臺上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型砂通過提料機或者行車導入砂鬥中,將砂箱放在Y向移動平臺上,通過驅動第一絲槓轉動帶動X向移動平臺移動,通過驅動第二絲槓轉動帶動Y向移動平臺移動,由於X向移動平臺的移動方向與Y向移動平臺的移動方向垂直,因此可以使絞龍輸出的型砂落入砂箱中的目標位置。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省時省力,能夠提高鑄造生產效率,節省人工成本,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推廣應用的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砂模鑄造灌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砂箱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砂鬥,2、絞龍,3、絞龍驅動電機,4、固定平臺,5、X向移動平臺,6、Y向移動平臺,7、第一絲槓,8、第一螺母,9、第二絲槓,10、第二螺母,11、第一驅動電機,12、第二驅動電機,13、第一滾輪,14、第二滾輪,15、砂箱。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砂模鑄造灌箱裝置,包括砂鬥(1)、絞龍(2)和砂箱移動裝置;所述砂鬥(1)的底部與絞龍(2)連通,所述絞龍(2)的一端底部設有出砂口,絞龍(2)與絞龍驅動電機(3)連接;所述砂箱移動裝置位於出砂口的下方,砂箱移動裝置包括固定平臺(4)、X向移動平臺(5)和Y向移動平臺(6);所述X向移動平臺(5)的底部設有第一滾輪(13),X向移動平臺(5)通過第一滾輪(13)在固定平臺(4)上移動。固定平臺(4)上安裝有第一絲槓(7),X向移動平臺(5)上設有與第一絲槓(7)配合的第一螺母(8),所述第一絲槓(7)通過帶傳動與第一驅動電機(11)連接;所述Y向移動平臺(6)的底部設有第二滾輪(14),Y向移動平臺(6)通過第二滾輪(14)在X向移動平臺(5)上移動。X向移動平臺(5)上設有第二絲槓(9),Y向移動平臺(6)上設有與第二絲槓(9)匹配的第二螺母(10),所述第二絲槓(9)通過帶傳動與第二驅動電機(12)連接;第一絲槓(7)的軸向垂直於第二絲槓(9)的軸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型砂通過提料機或者行車導入砂鬥1中,將砂箱15放在Y向移動平臺6上,通過驅動第一絲槓7轉動帶動X向移動平臺5移動,通過驅動第二絲槓9轉動帶動Y向移動平臺6移動,由於X向移動平臺5的移動方向與Y向移動平臺6的移動方向垂直,因此可以使絞龍2輸出的型砂落入砂箱15中的目標位置。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