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外貼散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9 16:25:51 1
專利名稱:痛經外貼散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痛經外貼散及其製備方法。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身體健康,並對她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對本病的藥物治療遇到以下棘手問題1、解痙劑阿脫品類雖可止痛,但用後副作用大,如用後引起口乾,視力模糊,心動過速等,而且對心動過速和青光眼患者不宜用。
2、去痛片,消炎痛類易引起胃腸道反應,有胃病患者慎用3、孕激素類服用後會干擾機體及其他生化過程。
雖然現在也有治療痛經的中成藥,但多以傳統的口服液為主,使用效果沒有外用藥效果明顯。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用打針吃藥,效果顯著的外用治療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依據祖國醫學對痛經病發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學研究成就及臍療原理,從而篩選出有「溫經、活血、行氣止痛」的中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外用貼藥法的治療作用。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下列藥按一定配比組成假荔枝根10-20份、細辛30-50份、乳香30-50份、當歸40-80份、樟腦3-10份、沒藥30-50份、肉桂40-80份、川芎10-30份、公丁香10-30份、淡無芋30-50份、小茴10-30份、烏藥10-30份、元胡30-50份、制香附10-30份、白芍10-30份、荔枝核10-20份、甘草5-15份、雲木香10-30份、乾薑10-30份、大茴10-20份、無靈脂10-20份、麝香1-5份。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是1、先把樟腦、麝香研細粉。
2、把其它藥物混合研粉過120目篩3、把上述藥物充分混勻,瓶裝密封亦可用袋包裝。
本發明臨床使用結果表明有下述優點
1、本發明製作簡單,使用方便,且對人體無害。
2、本品療效顯著,使用本品後能迅速緩解症狀。
3、本發明在臨床上亦可用於風溼痛、胃痛、月經不調及腹痛等疾病。
本發明自91-99年以來對62例痛經患者治療效果追蹤觀察結果,其中未婚35人,已婚27人,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7年。此病例翥用過其它治療不顯著者,使用本藥經行腹痛消失為漢愈55例,微痛為有效5例,腹痛不減為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9%,痛劇者亦可用糖水調口服1-5克。
本發明的最佳配比是假荔枝根15份、細辛35份、乳香35份、當歸45份、樟腦3份、沒藥35份、肉桂45份、川芎15份、公丁香20份、淡無芋35份、小茴10份、烏藥15份、元胡、35份、制香附10份、白芍10份、荔枝核10份、甘草10份、雲木香10份、乾薑15份、大茴20份、無靈脂10份、麝香1份。
本發明使用方法是於月經前3日用藥至經後3日。用時取藥粉適量放於臍部即「神厥穴」外用膠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換藥一次,連續使用到治癒為止。
權利要求
1.一種痛經外貼散,其特徵在於它的配方為假荔枝根10-20份、細辛30-50份、乳香30-50份、當歸40-80份、樟腦3-10份、沒藥30-50份、肉桂40-80份、川芎10-30份、公丁香10-30份、淡無芋30-50份、小茴10-30份、烏藥10-30份、元胡30-50份、制香附10-30份、白芍10-30份、荔枝核10-20份、甘草5-15份、雲木香10-30份、乾薑10-30份、大茴10-20份、無靈脂10-20份、麝香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痛經外貼散,其特徵在於它的製備方法是先把樟腦、麝香研細粉,再把其它藥物混合研粉過120目篩,然後把上述藥物充分混勻,瓶裝密封亦可用袋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痛經外貼散及其製備方法。它是依據祖國醫學對痛經病發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學研究成就及臍療原理,從而篩選出有「溫經、活血、行氣止痛」的中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外用貼藥法的治療作用。本發明製作簡單,使用方便,且對人體無害。本品療效顯著,使用本品後能迅速緩解症狀。本發明在臨床上亦可用於風溼痛、胃痛、月經不調及腹痛等疾病。
文檔編號A61P29/02GK1245070SQ9911550
公開日2000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29日
發明者吳吉雲 申請人:吳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