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7:29:26 1
專利名稱: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對流體介質節流膨脹的熱力膨脹閥結構,具體的說是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通過響應熱引起的流體壓力信號對通過閥的流體進行控制的熱力膨脹閥,特別適用於在製冷或空氣調節系統中控制流入到蒸發器中製冷劑的流量。參照圖1,在壓縮機Y內被壓縮的高溫高壓氣態製冷劑流入冷凝器L中,被冷卻為高壓液態製冷劑,進入膨脹閥P進行節流降壓,然後通過膨脹閥出口進入蒸發器Z吸收熱量蒸發後被吸入壓縮機中,完成一個循環。
公知的熱力膨脹閥(參見圖3)包括閥體G1以及由氣箱頭部件G2與調節彈簧G3協同驅動的閥芯部件,閥體G1具有一個進口G11、一個出口G12和連通進口和出口的閥口G13;氣箱頭部件G2包括氣箱座G23、氣箱蓋G21、膜片G22、傳動片G24以及感溫包,氣箱座G23固定在閥體G1上端,氣箱蓋G21與膜片G22之間形成密封腔G26,感溫包通過毛細管連通密封腔G26,傳動片G24位於膜片G22下側,氣箱座G23固定在閥體G1上;閥芯部件包括傳動杆G42和位於閥口附近的閥芯G41;調節彈簧G3支撐在閥芯下端使傳動杆G42受力於傳動片G24,傳動片受力於膜片G22;工作時感溫包感受的與溫度對應的壓力信號經毛細管傳遞到膜片上側,傳動片根據膜片上所受合力受膜片驅動作軸向運動,傳動杆隨之作軸向運動並帶動閥芯作軸向運動,從而控制膨脹閥閥口的開度,控制入口到出口的流量。上述公知的膨脹閥,其彈簧G3設置在閥體高壓端接口G11與低壓接口G12之間的通路上,冷媒介質流經閥口G13時受彈簧G3阻礙而造成流阻較大,容易產生振動和噪聲;為了保證彈簧能夠有效的支撐在閥芯上,其下端必須設置調節部件(比如調節螺母),使得膨脹閥結構複雜,零部件增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上述熱力膨脹閥所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以使膨脹閥結構簡單,介質流動更加通暢,流阻更小,降低閥工作過程中的振動、噪聲。為此,本實用新型採取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包括調節彈簧、連接在閥體上的氣箱頭部件以及由二者協同驅動的閥芯部件,所述的氣箱頭部件包括響應過熱度變化的膜片以及由所述膜片驅動的傳動片;所述閥芯部件包括傳動杆和位於閥口附近響應傳動杆動作的閥芯;其特徵是所述的調節彈簧支撐於閥體和傳動片之間,所述傳動杆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的傳動片上。本方案將調節彈簧從介質的流通通路上移至閥體上部,工作時避免流動介質受到調節彈簧的阻礙,保證介質流動更加通暢,流阻更小,降低閥工作過程中的振動、噪聲;同時將傳動杆直接連接在傳動片上實現閥芯的動作,使得膨脹閥結構簡單緊湊。
在具體實施時,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取以下附加技術特徵所述的傳動杆的上端固接在所述的傳動片上。
所述的閥體和氣箱頭部件之間設置有容納腔,所述的調節彈簧位於該容納腔內。
自所述的容納腔向外連接有外平衡接管。
所述的氣箱頭部件包括氣箱座、氣箱蓋、膜片、傳動片以及感溫包,氣箱座固定在閥體上端,氣箱蓋與膜片之間形成密封腔,感溫包通過毛細管連通密封腔,傳動片位於膜片下側。
所述的傳動杆的下端與閥芯頭為一體加工或固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調節彈簧從介質的流通通路上移至閥體上部,工作時避免流動介質受到調節彈簧的阻礙,保證介質流動更加通暢,流阻更小,降低閥工作過程中的振動、噪聲;由於將傳動杆直接連接在傳動片上實現閥芯的動作,使得結構簡單緊湊,實用性強。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膨脹閥用於製冷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公知熱力膨脹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的熱力膨脹閥,包括閥體1、氣箱頭部件2、閥芯部件和調節彈簧3閥體1具有一個進口11、一個出口12和連通進口和出口的閥口13,其上端開設置放調節彈簧的容納腔14,自容納腔向外連接有外平衡接管15;氣箱頭部件2包括氣箱座23、氣箱蓋21、膜片22、傳動片24以及感溫包25,氣箱座23固定在閥體1上端,氣箱蓋21與膜片22之間形成密封腔26,感溫包25通過毛細管27連通密封腔26,傳動片24位於膜片22下側;閥芯部件包括傳動杆42和位於閥口附近的閥芯41,傳動杆42上端過盈配合壓裝在傳動片24上(通過這種安裝方式決定調節彈簧3的預緊力),下端伸至閥口13處並固定閥芯41;調節彈簧3上端支撐於傳動片24上;膜片22運動受膜片上側密封腔26內壓力、膜片下部容納腔14和彈簧3所產生的彈簧力控制運動,並由傳動片24、傳動杆42將這個運動傳遞到閥芯41,由閥芯41和閥口13配合控制工作介質流量。
工作時,感溫包感受蒸發器出口溫度,在壓縮機內被壓縮的高溫高壓氣態製冷劑流入冷凝器中,被冷卻為高壓液態製冷劑,再進入熱力膨脹閥進行節流降壓,然後通過膨脹閥出口進入蒸發器吸收熱量蒸發後被吸入壓縮機中,完成一個循環。
其間熱力膨脹閥是按照下述方式進行節流降壓的膜片22上側受到來自感溫包25內介質的壓力,下側受到調節彈簧3的支撐和由外平衡接管15引來(比如由蒸發器出口處引入低壓工作介質)的平衡壓力,當蒸發器出口溫度恆定時,上述上下兩側對膜片的壓力保持平衡,閥芯41保持在閥口13的位置,製冷劑介質以穩定的流量流經閥口13膨脹,使製冷空調系統工作於該設定的狀態(即蒸發器出口溫度恆定);當蒸發器出口溫度變化時,感溫包25內介質施加於膜片22上側的壓力發生變化,使膜片動作,進而通過傳動片24和傳動杆42改變閥芯的位置,改變製冷劑介質的流量,令製冷空調系統恢復至設定的狀態(即蒸發器出口溫度恆定)。由於節流流道內沒有阻礙物,使得膨脹閥出口處工作介質穩定均勻,降低閥的振動、噪聲,從而提高閥的控制性能。
顯然的,上述的外平衡結構可以改換為內平衡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包括調節彈簧(3)、連接在閥體(1)上的氣箱頭部件(2)以及由二者協同驅動的閥芯部件(41、42),所述的氣箱頭部件(2)包括響應過熱度變化的膜片(22)以及由所述膜片(22)驅動的傳動片(24);所述閥芯部件包括傳動杆(42)和位於閥口附近響應傳動杆(42)動作的閥芯(41);其特徵是所述的調節彈簧(3)支撐於閥體(1)和傳動片(24)之間,所述傳動杆(42)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的傳動片(2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傳動杆(42)的上端固接在所述的傳動片(2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閥體(1)和氣箱頭部件(2)之間設置有容納腔(14),所述的調節彈簧(3)位於該容納腔(14)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其特徵是自所述的容納腔(14)向外連接有外平衡接管(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氣箱頭部件(2)包括氣箱座(23)、氣箱蓋(21)、膜片(22)、傳動片(24)以及感溫包(25),氣箱座(23)固定在閥體(1)上端,氣箱蓋(21)與膜片(22)之間形成密封腔(26),感溫包(25)通過毛細管(27)連通密封腔,傳動片(24)位於膜片(22)下側。
專利摘要一種熱力膨脹閥閥口開度調節結構,包括調節彈簧、連接在閥體上的氣箱頭部件以及由二者協同驅動的閥芯部件,調節彈簧支撐於閥體和氣箱頭部件的傳動片之間,傳動杆的上端連接在氣箱頭部件的傳動片上。本方案將調節彈簧從介質的流通通路上移至閥體上部,工作時避免流動介質受到調節彈簧的阻礙,保證介質流動更加通暢,流阻更小,降低閥工作過程中的振動、噪聲;同時將傳動杆直接連接在傳動片上實現閥芯的動作,使得膨脹閥結構簡單緊湊。
文檔編號F16K1/52GK2789524SQ20052010099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6日
發明者呂剛明, 呂靈秋, 劉浪, 祝穎安, 鄭正松 申請人:浙江三花製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