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3:44:46 2
專利名稱: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剛性巨大門吊構件之間的鉸接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吊裝門吊的方法和順序有兩種, 一種是先拼接、豎起剛性支腿,屹立在吊裝大梁 一側的軌道上,用攬風繩固定;接著拼接柔性支腿,屹立在吊裝大梁另一側的軌道上,用攬 風繩固定;然後拼接大梁,提升至大於支腿的有效高度;最後將二組支腿平移至大梁下面, 對接。另一種是採用自吊與桅杆相結合的吊裝方法來提升大梁,即在剛性支腿的頂部臨時安 置一排懸臂錨點。作為提升大梁的吊點。利用剛性支腿作桅杆,吊裝程序如下拼接、豎起 剛性支腿,屹立在大梁另一側的軌道上,用攬風繩固定,拼接大梁,系上兩組提升吊具,提 升大梁至有效高度,平移柔性支腿與大梁對接,同時也與剛性支腿對接。此法雖然能夠節約 一付吊裝桅杆,但以上兩種方法仍沒有脫離吊裝中小型門吊的工法,應用在吊裝巨型龍門起 重機上,隱患和風險就大大增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 施工現場使用的機具多,條理紊亂,在小範圍內僅使用的攬風繩就有22根,攬風繩 左攀右牽,嚴重影響相鄰工序的操作。碰到以上情況,只能將攬風繩鬆開,移動。但有些攬 風繩是無法避開的,稍有疏忽,便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 支腿在對接之前要移動,除第一節所述的風載外,攬風的脹緊力很難控制,操作的 不協調和失誤,都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3、 工序多,應用的機具多,僅起重桅杆的豎立就有三、四次。(包括同一付桅杆的拆 裝移位)這些工序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給施工帶來了風險,制約了效益的提高。
現有一種"跟攜法"吊裝巨型龍門起重機,克服了上述兩種方法所帶來的缺點,其利用 吊裝大梁時向上提升的原理,把剛性腿、柔性腿一次性帶上, 一次整體吊裝到位。但在"跟 攜法"中,要把重達900噸左右的剛性腿帶到80-90米的高空,並要使下部焊接的接口與上部 的接口對接,肯定需要調整,而現有技術中,剛性腿與大梁、柔性腿與大梁之間的連接結構 不能達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要解決在跟攜法 施工中大梁和剛性腿、柔性腿與柔性腿之間的調整就位、精確對接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上吊耳和一下吊耳,上吊耳與下吊耳之 間由連接夾板在雙面夾持且上吊耳和一下吊耳之間有間隙,上吊耳與連接夾板上均開有橢圓 孔,由上吊耳軸與連接夾板鉸接,下吊耳與連接夾板上均開有圓孔,由下吊耳軸與連接夾板 鉸接。
所述上吊耳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上吊耳加強板,所述下吊耳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下吊耳加強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由連接夾板、上吊耳、下吊耳等組成,其中連接夾板、上吊耳和下吊耳的設 計是關鍵,它既是剛性連接,又起柔性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足夠的強度,而且可以 使兩巨型構件進行左右、上下調整,可使得大梁和剛性腿旋轉90度,IO多米的焊接口均可以 調整,均能夠達到精確對位。
當本實用新型應用至"跟攜法"吊裝過程中時,能把幾百噸重的構件帶到80 100m的空 中,可使剛性腿和柔性腿在地面的時候即掛在主梁上,然後用"跟攜法" 一次性帶上,相 對旋轉, 一次整體吊裝到位,同時還能在對接的焊口時,上吊耳與連接夾板上開有橢圓孔, 下吊耳與連接夾板上開有圓孔,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間有調節間隙,有利於使兩巨型構件進行 前後、左右、高低的調整,方便調整就位、實現精確對接。本實用新型是吊裝過程中拖帶及 校正的關鍵工裝件。可廣泛應用於國內外造船業、石油、化工、海上採油平臺等特大型鋼結 構吊裝應用施工中。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連接在主梁與剛性支腿之間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連接在柔性支腿上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吊裝好主梁、剛性支腿和柔性支腿後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l一間隙、2 —下吊耳、3 —上吊耳、4一上吊耳軸、5 —連接夾板、6 —下吊 耳軸、7 —下吊耳加強板、8 —上吊耳加強板、9一自升降起重設備、IO —柔性支腿、10. l — 上段柔性支腿、10.2 —中段柔性支腿、10.3 —下段柔性支腿、ll一剛性支腿、12 —主梁。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l所示,這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可連接在上段柔性支腿IO. l與中段柔 性支腿10.2、中段柔性支腿10.2與下段柔性支腿10.3之間,然後通過自升降起重設備9再吊 起柔性支腿IO。參見圖3、圖4,這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包括一上吊耳3和一下吊耳2,上 吊耳3與下吊耳2之間由連接夾板5在雙面夾持且上吊耳3和一下吊耳2之間有間隙1,上吊耳3 與連接夾板5上均開有橢圓孔,由上吊耳軸4與連接夾板5鉸接,下吊耳2與連接夾板5上均開 有圓孔,由下吊耳軸6與連接夾板5鉸接。所述上吊耳3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上吊耳加強板8,所 述下吊耳2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下吊耳加強板7 。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也可以連接在主梁12與剛性支腿11之間,然後通過自升降起重設 備9再吊起剛性支腿11。
圖5為柔性支腿10,起剛性支腿ll,主梁12吊裝完成後的示意圖。
權利要求1.一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上吊耳(3)和一下吊耳(2),上吊耳(3)與下吊耳(2)之間由連接夾板(5)在雙面夾持且上吊耳(3)和一下吊耳(2)之間有間隙(1),上吊耳(3)與連接夾板(5)上均開有橢圓孔,由上吊耳軸(4)與連接夾板(5)鉸接,下吊耳(2)與連接夾板(5)上均開有圓孔,由下吊耳軸(6)與連接夾板(5)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 吊耳(3)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上吊耳加強板(8),所述下吊耳(2)的側面固定連接有下吊 耳加強板(7)。
專利摘要一種跟攜法剛柔鉸接裝置,包括一上吊耳和一下吊耳,上吊耳與下吊耳之間由連接夾板在雙面夾持且上吊耳和一下吊耳之間有間隙,上吊耳與連接夾板上均開有橢圓孔,由上吊耳軸與連接夾板鉸接,下吊耳與連接夾板上均開有圓孔,由下吊耳軸與連接夾板鉸接。本裝置由連接夾板、上吊耳、下吊耳等組成,它既是剛性連接,又起柔性的作用,可使兩鉸接構件能相對旋轉90度,10多米的焊接口均可以調整,有利於使兩巨型構件進行前後、左右、高低的調整,方便調整就位、實現精確對接。
文檔編號B66C19/00GK201376844SQ20092030146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0日
發明者史紅衛, 史勝海 申請人:史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