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0:44:21 2
專利名稱: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屬於電機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電機內各繞組端頭的連接,以及各繞組端頭與引出導線端頭的連接,均採用焊接連接方式。焊接時,要將繞組端頭上的絕緣漆刮乾淨,然後再將需要連接的端頭焊接在一起。當焊錫凝固後,再套上絕緣管完成電機內各繞組端頭的連接。由於鋁漆包線的焊接性差,目前的連接方式,比較麻煩,先要將絕緣漆刮乾淨,然後再進行焊接。如果焊接之前沒有將絕緣漆刮乾淨,就可能會造成虛焊,或連接點易發熱的故障,而且在刮漆的過程中容易將鋁線刮細或刮斷,如採用化學脫漆的方式,脫漆劑的腐蝕性很大,萬一殘留在定子線圈上,會使線圈短路,隱患非常大,影響電機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簡化連接方式,提高連接效率和可靠性。保證電機生產質量。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包括各繞組端頭和引出導線端頭,各繞組端頭之間或繞組端頭與引出導線端頭之間經壓接片壓接。前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中,所述壓接片的初始形狀截面U形或V形,壓接片的工作狀態截面為0形,壓接片內側設有壓接齒。前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中,所述壓接齒橫向或縱向設置。前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中,所述工作狀態壓接片的外面設有密封絕緣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依靠齒尖刺穿絕緣漆,直接刺入漆包線絕緣層內的裸銅線,連接時不用去除漆包線表面的絕緣漆,直接用壓接片壓接。大大提高了連接效率和連接可靠性;壓接後的壓接片外面設有密封絕緣套,既可提高絕緣性能,也可減緩導線端頭裸露銅線受到氧化而增加接觸電阻。保證了電機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壓接齒縱向設置的壓接片;圖4是壓接齒橫向設置的壓接片。附圖中的標記為I-壓接片,2-壓接齒,3-密封絕緣套,4-繞組端頭,5-引出導線端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實施例。一種電機繞組與弓丨出導線的連接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各繞組端頭4和引出導線端頭5,各繞組端頭4之間或繞組端頭4與引出導線端頭5之間經壓接片1 壓接。所述壓接片1的初始形狀截面U形或V形,壓接片1的工作狀態截面為0形,壓接片 1內側設有壓接齒2。所述壓接齒2橫向或縱向設置(見圖4和圖幻。所述工作狀態壓接片的外面設有密封絕緣套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及原理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壓接片1如圖3和圖4所示,壓接片1的形狀為U形或V形,壓接片的壓接面上設有壓接齒2 ;壓接齒可以相對連接導線縱向設置(見圖幻,也可以相對連接導線橫向設置(見圖4),最好採用圖4所示的橫向設置,導線不容易被拉脫。壓接時,不需要去除漆包線表面的絕緣漆,只要將需要連接的線頭放入壓接片的U形或V形槽中,用專用工具(壓接鉗或壓接機)將U形或V形的壓接片擠壓成0形,將導線包裹住即可,壓接片上的壓接齒會刺破漆包線表面的絕緣漆與絕緣漆下面的裸銅線或裸鋁線可靠接觸,完成繞組端頭4與繞組端頭4的連接,或完成繞組端頭4與引用導線端頭5的連接。連接時,可以如圖1所示,連接導線從壓接片兩端壓接,也可以如圖2所示,連接導線從壓接片一端壓接。 壓接完成後,在接頭外熱壓密封絕緣套3,密封絕緣套3既可以起到絕緣作用,也可以防止接頭氧化,保證連接的可靠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包括各繞組端頭(4)和引出導線端頭(5),其特徵在於各繞組端頭⑷之間或繞組端頭⑷與引出導線端頭(5)之間經壓接片⑴壓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接片(1)的初始形狀截面U形或V形,壓接片(1)的工作狀態截面為0形,壓接片(1)內側設有壓接齒O)。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接齒(2)橫向或縱向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機內導線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狀態壓接片的外面設有密封絕緣套(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繞組與引出導線的連接結構。包括各繞組端頭(4)和引出導線端頭(5),各繞組的端頭之間或繞組的端頭與引出導線的端頭之間經壓接片(1)壓接。本實用新型依靠齒尖刺穿絕緣漆,直接刺入漆包線絕緣層內的裸銅線,連接時不用去除漆包線表面的絕緣漆,直接用壓接片壓接。大大提高了連接效率和連接可靠性;壓接後的壓接片外面設有密封絕緣套,既可提高絕緣性能,也可減緩導線端頭裸露銅線受到氧化而增加接觸電阻。保證了電機質量。
文檔編號H02K3/50GK202034485SQ20112010200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蔣杏根, 邵明元, 金波, 陳昱 申請人:湖州越球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