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有氧健康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1:48:51 2
專利名稱:多功能有氧健康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按摩器械,特別是一種利用腳部搖擺按摩,以調解自律神經、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其攜氧能力的多功能有氧健康機。
目前,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經受工作、生活上的壓力,身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為使人們適應有張有馳的環境,已有各種按摩健身器械相繼面世,以便消除肌肉的疲勞、解除精神上的緊張狀態。但是,現有的各種器械,功能單一,按摩部位及力度均不一樣。若對身體各部位進行適度的按摩,須購各種不同類型的按摩器械。但這不僅會造成資金的浪費,而且器械佔據空間過多,不利於室內布置。僅選其中一種或二種,無法達到理想的按摩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有氧健康機,它結構簡單,可實現全身均勻擺動,調和自律神經。它既可對局部穴位進行按摩,又能促進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其攜氧能力,增強體質,儘快消除疲勞,達到健身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裝置包括帶有底板的殼體和組裝其中的腳託、振動按摩板以及傳動機構,其中腳託組裝在活動支架上端,活動支架下端支承在凹槽形滑道上,活動支架導向軸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並沿固定支架滑道縱向移動。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腳託組裝在活動支架上,該活動支架不僅可在傳動機構驅動軸的帶動下沿導向軸左、右移動,而且還可沿支架滑道縱向上下移動,所以帶動搖擺按摩裝置的腳託實現上、下、左、右複合運動,使置於腳託之上的腳部同樣運動,以實現人體的全身擺動,來調和自律神經。它既可對局部穴位進行按摩,又能促進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其攜氧能力,舒筋活血通絡,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達到健康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沿A—A線的剖視圖。
圖4是圖3沿B—B線的剖視圖。
根據
圖1—4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該裝置包括殼體4、搖擺按摩裝置的腳託1、振動按摩板3以及傳動機構等,其殼體4的底部安裝有底板16,搖擺按摩裝置是由腳託1、縱向加工有滑槽的固定支架10、通過導向軸6安裝在固定支架10上的活動支架9及其傳動機構組成的。傳動機構中的安裝在帶有減速器11的電機14輸出軸上的偏心輪8,輪上的驅動軸利用滑套7插裝在活動支架9的導向孔內。活動支架9上端組裝腳託1,下端支承在凹槽形滑道5上。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裝有腳託1的活動支架9既能在偏心輪8的驅動軸帶動下,沿導向軸6的軸向左右移動,又能在凹槽形滑道5的支承下,沿固定支架10滑槽縱向上、下移動,從而使腳託1實現左、右、上、下複合運動、達到對人體搖擺按摩的全身擺動、運動內臟、舒筋活絡、加快血液循環的目的。為使該裝置對人體局部穴位進行按摩,在殼體上還組裝有可將腳部全放在其上的振動按摩板3。該板上表面加工有凸起狀按摩體2和凸起圓柱,下表面均勻塗布導電遠紅外線陶瓷粉,通過兩個電極與電源相接,通電後振動按摩板2的上表面溫度可根據需要選定,一般在40—50℃為宜。振動按摩板2由通過彈性體(膠柱或彈簧)連接在上下接杆構成的彈性銜接杆15、組裝在底板16上,其通過定位架13與傳動機構的電磁振動裝置12組裝在一起。當電磁振動裝置12動作時,放置在振動按摩板2上的腳部,利用板上表面的熱傳導,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的同時,再通過板的振動摩擦,達到熱按摩的效果。另外在板上的按摩體2還可組裝導電凸起,利用安全電壓產生脈衝振蕩刺激腳底穴位或對局部進行刺激,以達到電針灸療效果。在上述各傳動機構動作的同時,還可增加電子音樂電路,使人在優美的樂曲聲中進行搖擺、振動、按摩,以達到舒適、神往的境界,更有利於消除疲勞、恢復健康。綜上所述,該機集多功能於一體,只需購置一臺該裝置即可對周身起到按摩效果,一舉多得。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有氧健康機,包括帶有底板的殼體和組裝其中的腳託、振動按摩板以及傳動機構,其特徵是腳託組裝在活動支架上端,活動支架下端支承在凹槽形滑道上,活動支架導向軸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並沿固定支架滑道縱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氧健康機,其特徵是振動按摩板通過定位架與傳動機構的電磁振動裝置組裝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氧健康機,其特徵是活動支架導向孔內利用滑套插裝傳動機構偏心輪的驅動軸。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有氧健康機,包括帶有底板的殼體和組裝其中的腳託、振動按摩板以及傳動機構,其中腳託組裝在活動支架上端,活動支架下端支承在凹槽形滑道上,活動支架導向軸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並沿固定支架滑道縱向移動。它結構簡單,可實現全身均勻擺動,調和自律神經。它既可對局部穴位進行按摩,又能促進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其攜氧能力,增強體質,儘快消除疲勞,達到健身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H23/00GK2228347SQ9523146
公開日1996年6月5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20日
發明者周成 申請人: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