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6:14:36 3
專利名稱: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機的離合器制動器的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閉式壓力機在工作時,其轉動慣量大,制動困難,需要在曲軸上設置離合器制 動器,現有的離合器制動器包括在曲軸一端設置的離合器和曲軸另一端設置的輔助制動 器,離合器和輔助制動器通過聯軸器與曲軸相連,離合器本身也自帶有制動器。其工作時, 通過離合器飛輪實現動力輸入,在結合狀態下,帶動壓力機曲軸轉動,在制動時,離合器的 制動器和輔助制動器同時工作,使曲軸制動。離合器制動器作為壓力機的核心部件之一,一 旦發生故障,輕則導致停產,重則會造成模具損壞以及人身傷亡的重大安全事故。離合器制 動器一般在壓力機整機裝配完成開機時才能發現其是否異常,此時對其作出改進或重新選 型則會浪費大量人力和工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使離合器制 動器在安裝之前就能對其參數進行檢測,以檢驗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包括離 合器制動器,所述離合器制動器由離合器和輔助制動器經轉軸連接而成,還包括底座,底座 上固定有電機和兩個支承座,離合器制動器的離合器端和輔助制動器端分別支承在兩支承 座內,支承座上部設有壓緊離合器制動器的壓板,所述轉軸上固定有配重塊,所述離合器的 飛輪與電機輸出軸之間經皮帶傳動連接。所述配重塊模擬壓力機負載並偏心設置;其可由兩個半塊經螺釘連接而成。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電機帶動飛輪轉動,當離合器結合時,轉軸與配重塊一起轉 動,配重塊用於模擬負載的轉動慣量,使其測試效果與實際使用效果相同,配重塊的偏心設 置,使其儘可能模擬曲軸的偏心狀態,以獲得更接近於實際工況的結果,在需要制動時,操 控離合器端,使其處於制動狀態,同時使輔助制動器端也處於制動狀態,可直觀反應制動情 況,同時,通過各種參數的檢測,可了解到進行單次、連續操作時的制動器溫升、電機工作電 流等參數,可對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作出判斷,以便及時改進,可節約工時,達到降本增效 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配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A向視圖。圖4為離合器制動器結構示意圖。其中,1制動器,2壓板,3轉軸,4配重塊,5聯軸器,6支承座,7電機,8皮帶輪,9底座,10離合器,11皮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為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包括離合器制動器,所述離合 器制動器由離合器10和輔助制動器1經轉軸3連接而成,轉軸3上設有聯軸器5,該裝置還 包括有底座9,底座9上固定有電機7和兩個支承座,離合器制動器的離合器端和輔助制動 器端分別支承在兩支承座6內,支承座6上部設有壓緊離合器制動器的壓板2,轉軸3上固 定有配重塊4,配重塊4模擬壓力機負載並偏心設置,配重塊4由兩個半塊401、402經螺釘 連接而成;離合器的飛輪與電機7輸出軸上的皮帶輪8之間經皮帶11傳動連接。進行檢測時,可按如下步驟進行先將裝配好的離合器制動器安裝在支承座6內, 通過壓板2將離合器制動器固定;在轉軸3上安裝配重塊4,配重塊4的轉動慣量必須與離 合器制動器在實際工作時所傳遞的被動慣量相當,配重塊4的轉動慣量以及離合器制動器 傳遞的被動慣量必須準確計算;由電機、皮帶輪、飛輪、皮帶以及相關電控、氣控裝置帶動飛 輪按離合器制動器的實際轉速轉動。此時,可進行單次、連動操作,可以觀察離合器制動器 的相關工作狀況。使問題能早發現早整改,從而進一步達到提高壓力機整機裝配速度的目 的。
權利要求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包括離合器制動器,所述離合器制動器由離合器和輔助制動器經轉軸連接而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電機和兩個支承座,離合器制動器的離合器端和輔助制動器端分別支承在兩支承座內,支承座上部設有壓緊離合器制動器的壓板,所述轉軸上固定有配重塊,所述離合器的飛輪與電機輸出軸之間經皮帶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 塊模擬壓力機負載並偏心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 塊由兩個半塊經螺釘連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壓力機技術領域內的壓力機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測試平臺,包括離合器制動器,所述離合器制動器由離合器和輔助制動器經轉軸連接而成,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電機和兩個支承座,離合器制動器的離合器端和輔助制動器端分別支承在兩支承座內,支承座上部設有壓緊離合器制動器的壓板,所述轉軸上固定有配重塊,所述離合器的飛輪與電機輸出軸之間經皮帶傳動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配重塊模擬負載的轉動慣量,測試離合器制動器的工況,可對離合器制動器的性能作出判斷,以便及時作出改進,可節約工時,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文檔編號G01M13/02GK201583402SQ2009202848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韋俊, 顧俊 申請人: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