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文學常識(馮驥才不是我想寫)
2023-06-09 23:26:39
馮驥才文學常識?「歲數大了,在書房的時間多了一點,文學自然就回來了不是我想寫小說,是小說找我寫它」在新作《俗世奇人全本》首發式上,「回歸創作」的作家馮驥才這樣說道,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馮驥才文學常識?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馮驥才文學常識
「歲數大了,在書房的時間多了一點,文學自然就回來了。不是我想寫小說,是小說找我寫它。」在新作《俗世奇人全本》首發式上,「回歸創作」的作家馮驥才這樣說道。
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說,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讀者喜愛和推崇。評論界認為,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俗世奇人》,回到傳奇誌異的小說傳統,回到地方性知識和風俗,於奇人異事中見出意趣情懷,於舊日風物中寄託眷戀和感嘆。
我畫他們很來勁兒
對於馮驥才而言,《俗世奇人全本》的寫作過程可謂充滿傳奇,原因在於這一系列作品的創作前後持續26年。早在1994年,他於《收穫》「市井人物」名下刊出了這個系列中的《蘇七塊》《酒婆》等7篇;新千年伊始,再添《刷子李》《泥人張》等11篇;2015年,又完成《狗不理》《燕子李三》等18篇並親自為之繪製插圖;2019年,他繼續創作了《大關丁》《彈弓楊》等18篇「俗世奇人」新作。於是便有了這本《俗世奇人全本》。相較於之前的內容,此次新添加的18篇,篇幅比以前更長一些,因此,書裡對於人物的刻畫及生活場景的描述更加豐滿及更有想像的空間。正如作家邱華棟所說,這本書從早年的「非全本」到現在的「全本」,橫跨很多年,它的影響力也是持續滾動發生的。在邱華棟眼中,馮驥才是真正的俗世奇人、大雅高人。
為了此次《俗世奇人全本》的出版,他還專門畫了漫畫式的插圖。「畫插圖很過癮,天津人跟別的地方的人不一樣,我畫他們很來勁兒。」全書54篇,小說裡的每一個人物做成一張撲克,54篇正好組合成一副撲克牌,對於這一出版創意,馮驥才很是滿意。
馮驥才的家鄉天津作為碼頭城市,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地方,一個「土洋結合」的地方,特別是在上世紀初,這裡各色人等集中居住著,有老外,有達官貴人,有沒落的貴族及市井百姓,所以這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土地上出現了很多奇人、異人。這些幹著各種行當、有各種絕活的人,透過馮驥才的筆端,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文學評論家潘凱雄看來,《俗世奇人全本》每一篇都很有特點,「非常有文化價值,也非常有史料價值」。
我追求的是天津勁兒
「在敘述小說的時候,我追求的不是天津味兒。天津味兒是一個表象,我追求的是天津勁兒,就是天津那種精神。」馮驥才坦言,自己要把天津人的氣質放到小說的語言裡。正是這種對於語言的創作追求,讓馮驥才在這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經常忍俊不禁,「我犯嘎,我喜歡寫這樣的小說,我覺得寫這種很過癮」。
「我寫這些人物和故事,還追求一個東西,即所有人物的性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天津人的性格。」馮驥才眼中的天津人是什麼性格?「豪爽、義氣、調侃、幽默、鬥氣,但是鬥氣不較真。」為此,馮驥才還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碰到的例子。有一天看見一位老大爺推著自行車,車後面綁著一堆木頭,老大爺穿著棉褲,邁了3次都沒邁上自行車。這時候,旁邊的一位年輕警察有點替這位老大爺擔心,過往的車輛很多,他怕老大爺被撞上。「如果是外地人會說:『大爺,這個地方車太多,您那邊去上,別把您碰到。』但天津人不這麼說,這位警察笑著跟老大爺說:『大爺,您要想練車,找個安靜地方練去。』」馮驥才表示,這就是天津人,正話反說,天津人平常都這麼說話。
在馮驥才看來,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集體性格。「天津說泥人張,說狗不理,說市井奇人,天津人佩服自己身邊有本事、有能耐、性格各色的人。因為這樣一個群體所形成的集體性格我喜歡,所以碰上這樣的東西我自然就要寫。」
作家就是為讀者而寫
馮驥才形容自己是一個跨界的人,一個穿梭在不同領域的人。過去的很多年裡,他一直投身於文化遺產保護。由於年齡及體力的原因,馮驥才最近很少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地去做文化遺產調查、古村落調查,選擇用更多的時間去寫作。
回首過去20年,馮驥才表示:「我的小說寫得很少,甚至跟沒寫差不多。為什麼現在我覺得大量的東西湧上來,想讓我寫,什麼原因?我體會到一個概念,就是生活,是作家的生活。」在馮驥才看來,真正作家的生活都是不經意積累下來的,不是尋找下來的。「我寫的小說有時候都是我生活裡碰到的,也有我們城市裡本來大家都知道的傳說,也有大家隨便說出來的挺好玩的。」馮驥才在全國各地調查的時候,遇見各式各樣的人。馮驥才喜歡跟人聊天,喜歡聊好玩的事。很多故事、思考在心裡都積累著,現在寫東西反而比之前一直不停地寫、尋找題材寫更自然一點。在馮驥才看來,讀者喜歡是作家最高興的事情,「作家寫作就是為讀者而寫的,作家不能蒙讀者,作家也不能玩文學,作家是要跟讀者交流的,作家要把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呈現給讀者,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本書」。
馮驥才表示,《俗世奇人全本》本來是自己創作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問,會不會接著寫?對此,他回應:「我不敢說。我在這個小說裡面慢慢找到一種方式,一篇小說寫一個人物或者兩個人物,這個人物後面依託著一個很巧妙的甚至於很絕妙的故事。」
何為很絕妙的故事?馮驥才給出的答案是:「巧妙的底線是意想不到,上限是匪夷所思,通過一個巧妙的故事,能把一個人獨特的性格挖掘出來。」李婧璇 關啟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