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加工方法
2023-06-08 01:44:36 1
綠茶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綠茶的加工方法,涉及茶加工【技術領域】,其加工步驟為:採茶、攤青、殺青、回潮、初揉、低溫烘焙、二次揉捻和高溫烘焙,在這幾個步驟中,控制各個步驟的各項參數,通過本發明的加工工藝製得的綠茶,外形結實、色澤翠綠,質量穩定,且香氣持久,味道濃強鮮爽,泡成茶水後,湯色透明清亮,葉底青嫩,味純正。
【專利說明】
綠茶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綠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後經攤青、回潮、揉捻、乾燥而製成,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因此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茶葉的選取、採摘和殺青是綠茶加工的關鍵,殺青工序對綠茶外形和品質起到關鍵性作用,經過處理後的殺青葉應保持色澤翠綠,幹茶色澤綠潤。傳統的殺青方式是用鍋炒殺青,但對操作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容易使茶葉產生紅梗紅葉、黃悶現象,造成鮮葉的損壞,茶的質量不穩定,泡出的茶水有煙焦味和苦澀感,從而降低了茶的品質。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質量穩定、茶葉外形結實、色澤翠綠、味道香醇的綠茶的加工方法。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加工的步驟如下:
(1)採茶:從茶樹新梢上採下一芽2葉?3葉的鮮葉;
(2)攤青:將鮮葉攤放在攤青室內,鮮葉攤放為厚度6釐米?10釐米,攤放時間2.5小時?3.5小時,攤青室內溫度為181?221 ;
(3)殺青:將攤青後的鮮葉放入殺青機內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3201?3601,殺青時間25分鐘?30分鐘;
(4)回潮:將殺青葉攤涼回潮40-50分鐘;
(5)揉捻:將回潮後的殺青葉送到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29-31分鐘,製成茶胚;
(6)低溫烘焙:把揉捻後的茶葉進行低溫烘焙,烘焙溫度為451,烘焙時間為30分鐘,再進行回潮45分鐘;
(7)二次揉捻:將低溫烘焙回潮後的茶葉進行二次揉捻,揉捻時間為55分鐘-65分鐘;
(8)高溫烘焙:將二次揉捻後的茶葉進行高溫烘焙,烘焙溫度為90-1101,烘焙時間為55-65分鐘,即可製成成品茶。
[0005]通過本發明的加工工藝製得的綠茶,外形結實、色澤翠綠,質量穩定,且香氣持久,味道濃強鮮爽,泡成茶水後,湯色透明清亮,葉底青嫩,味純正。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以下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本實施例綠茶的加工方法,其步驟為:
(1)採茶:從茶樹新梢上採下一芽2葉?3葉的鮮葉; (2)攤青:將鮮葉攤放在攤青室內,鮮葉攤放為厚度10釐米,攤放時間3小時,攤青室內溫度為181?221 ;
(3)殺青:將攤青後的鮮葉放入殺青機內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3201?3601,殺青時間30分鐘;
(4)回潮:將殺青葉攤涼回潮45分鐘;
(5)揉捻:將回潮後的殺青葉送到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30分鐘,製成茶胚;
(6)低溫烘焙:把揉捻後的茶葉進行低溫烘焙,烘焙溫度為451,烘焙時間為30分鐘,當茶葉含水率為70%以上時,再進行回潮45分鐘;
(7)二次揉捻:將低溫烘焙回潮後的茶葉進行二次揉捻,揉捻時間為60分鐘;
(8)高溫烘焙:將二次揉捻後的茶葉進行高溫烘焙,烘焙溫度為90-1101,烘焙時間為60分鐘當茶葉含水率為3%時,即可製成成品茶。
【權利要求】
1.一種綠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工的步驟如下: (1)採茶:從茶樹新梢上採下一芽2葉?3葉的鮮葉; (2)攤青:將鮮葉攤放在攤青室內,鮮葉攤放為厚度6釐米?10釐米,攤放時間2.5小時?3.5小時,攤青室內溫度為18°C?22°C ; (3)殺青:將攤青後的鮮葉放入殺青機內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320°C?360°C,殺青時間25分鐘?30分鐘; (4)回潮:將殺青葉攤涼回潮40-50分鐘; (5)揉捻:將回潮後的殺青葉送到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29-31分鐘,製成茶胚; (6)低溫烘焙:把揉捻後的茶葉進行低溫烘焙,烘焙溫度為45°C,烘焙時間為30分鐘,再進行回潮45分鐘; (7)二次揉捻:將低溫烘焙回潮後的茶葉進行二次揉捻,揉捻時間為55分鐘-65分鐘; (8)高溫烘焙:將二次揉捻後的茶葉進行高溫烘焙,烘焙溫度為90-110°C,烘焙時間為55-65分鐘,即可製成成品茶。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430956SQ20131060958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石群眾 申請人: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橋有機茶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