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8 09:14:36 1
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包括:連接盤,所述連接盤與工具機工作檯連接;下頂尖,所述下頂尖通過定位螺釘固定在所述連接盤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連接盤上方,所述下頂尖穿過所述固定支架;上頂尖,所述上頂尖設置在所述下頂尖上方,所述上頂尖的位置與所述下頂尖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通過六角圓柱螺釘連接。在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還設有小壓塊和撥杆。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不管錐孔尺寸變化如何都能對工件進行鎖緊,該裝置使用實踐證明操作方便,保證質量,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承軸鍛件,是用在裝載機輪邊支承軸主要部件。
【背景技術】
[0002]輪邊支承軸是工程機械及載重車輛如裝載機、挖掘機、及重型載重車輛上的主要部件,它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要承受極大的扭矩和交變應力作用,尤其是花鍵部位在工作過程中要承受輪邊減速機構傳遞的雙向非對稱交變扭轉載荷,並在工作中頻繁承受車輛啟動、倒車、加速、剎車等過程帶來的衝擊,此類衝擊工況佔車輛工作時間的1/3左右。因此要求產品具有沿軸向分布的全纖維金屬流線、足夠的剛度、耐磨性和極高的迴轉精度,是工程機械車輛及重型載重車輛上的一類安保件。
[0003]目前,一般如果在滾齒加工時只有撥杆而沒有將工件來迴轉動的因素加以鎖緊,那麼一旦工具機停車或以外事故就無法對刀出現滾齒時亂齒,造成工件報廢。在滾齒過程中既要有帶動工件用的撥杆又要有將工件壓緊用鎖緊裝置,由於工件定位用的孔是錐度孔這樣一來對錐度孔加工帶來了一定難度,同時對工件壓緊帶來了難以想像的複雜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方便、能對工件進行鎖緊的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
裝直。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包括:連接盤,所述連接盤與工具機工作檯連接;下頂尖,所述下頂尖通過定位螺釘固定在所述連接盤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連接盤上方,所述下頂尖穿過所述固定支架;上頂尖,所述上頂尖設置在所述下頂尖上方,所述上頂尖的位置與所述下頂尖的位置相對應。
[0006]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通過六角圓柱螺釘連接。在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還設有小壓塊和撥杆。
[0007]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不管錐孔尺寸變化如何都能對工件進行鎖緊,該裝置使用實踐證明操作方便,保證質量,效果顯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0009]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0010]1-連接盤2-下頂尖3-定位螺釘
[0011]4-固定支架5-上頂尖6-六角圓柱螺釘
[0012]7-小壓塊8-撥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包括:連接盤1,連接盤I與工具機工作檯連接;下頂尖2,下頂尖2通過定位螺釘3固定在連接盤I上;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設置在連接盤I上方,下頂尖2穿過固定支架4 ;上頂尖5,上頂尖5設置在下頂尖2上方,上頂尖5的位置與下頂尖2的位置相對應。
[0015]固定支架4與連接盤I之間通過六角圓柱螺釘6連接。在固定支架4與連接盤I之間還設有小壓塊7和撥杆8。
[0016]本實用新型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不管錐孔尺寸變化如何都能對工件進行鎖緊,該裝置使用實踐證明操作方便,保證質量,效果顯著。
[0017]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連接盤,所述連接盤與工具機工作檯連接; 下頂尖,所述下頂尖通過定位螺釘固定在所述連接盤上;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連接盤上方,所述下頂尖穿過所述固定支架; 上頂尖,所述上頂尖設置在所述下頂尖上方,所述上頂尖的位置與所述下頂尖的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通過六角圓柱螺釘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用裝載機零件加工鎖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盤之間還設有小壓塊和撥杆。
【文檔編號】B23F23/06GK203495349SQ20132056496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王文英 申請人:上海運良轉向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