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震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21:26: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領域,特別涉及減震發電機。
背景技術:
現今發電機在發電的時候時常震動較大,給人們帶來許多不便,而且其震動還會帶來地面的抖動和牆體的抖動,對在附件居住的居民帶來影響,且震動會影響發電機部件之間的連結,使其容易鬆散。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震發電機,旨在解決目前發電機震動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減震發電機,包括發電機和機殼,所述發電機容納於機殼內,所述機殼內設有底座,所述底座為橡膠座,所述發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發電機和底座之間設有減震墊片,所述發電機頂部與機殼內壁頂部設有彈簧;所述機殼底部外側四角分別設有減震腳。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腳為阻尼減震腳。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墊片為彈簧減震墊片。
進一步地,所述彈簧數目為三根或三根以上。
有益效果是:發電機在工作時會產生較大的震動,通過橡膠底座,使得電機產生的震動得到緩衝,而且通過機殼的再次減震,使得發電機震動的效果得以較大的緩衝,進而使得噪音的影響得以控制,從而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減震發電機內部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0、發電機;
11、螺栓;
12、減震墊片;
13、彈簧;
20、機殼;
21、底座;
22、減震腳。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一併參照圖1,如圖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一種減震發電機,包括發電機10和機殼20,所述發電機容納於機殼內,所述機殼20內設有底座21,所述底座為橡膠座,所述發電機通過螺栓11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發電機和底座之間設有減震墊片12,所述發電機頂部與機殼內壁頂部設有彈簧13;所述機殼底部外側四角分別設有減震腳22。
本技術方案在減震發電機的機殼內設置一橡膠座,在將發電機用螺栓固定在橡膠座上,而橡膠座和發電機之間還設置了減震墊片,這樣使得電機在工作時,會得到橡膠座和減震墊片的緩衝,而通過螺栓的固定,使得發電機被牢牢固定在機殼上。在發電機的頂部與機殼內壁頂部之間有設置了三根或者三根以上彈簧,其中一根彈簧在發電機中間頂部與機殼內壁頂部之間,其他兩根在發電機兩端頂部與機殼內壁頂部之間;這樣發電機在發生震動的情況下,可以得到緩衝,使得發電機不會與機殼發生碰撞。而在機殼的底部還設置了減震腳,使得減震發電機在整體上得以減震,使得減震發電機與地面之間也得到了緩衝,這樣在外部再一次的達到了減震的效果,從而極大的避免噪音的產生。
本技術方案所述減震腳為阻尼減震腳。在機殼底部外側的減震腳,會使得減震發電機在整體上得以減震,使得減震發電機與地面之間也得到了緩衝,這樣在外部再一次的達到了減震的效果,從而極大的避免噪音的產生。
本技術方案所述減震墊片為彈簧減震墊片。通過彈簧減震墊片,使得發電機和底座之間震動得以緩衝,應為彈簧墊片具有在壓縮時,彈簧會有向彈簧兩端的張力,這樣使得電機座和底座之間結構更加緊湊,使得震動會被更好的緩衝。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形狀或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