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從來就沒有失望(怎麼看電影梅豔芳)
2023-06-07 18:17:29 2
電影《梅豔芳》正式上映,部分網友質疑電影是在消費逝者。真的如此嗎?
不排除,這是一部商業電影。
有商業電影的缺點,市場化是第一要素。
所以,影片中許多的情節做了改動,許多觀眾表示不理解。
但是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其實,這部電影並不完全是在消費逝者。梅豔芳的光輝,配得上一部電影。
金庸先生曾經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電影《梅豔芳》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電影《審死官》的片方找到她,想要她出演宋李氏一角,一開始她不太想演,因為是喜劇。後來,聽說是要演一位俠女。她都沒猶豫就答應了下來。可見,在她的心裡裝著一個大俠夢。
她為人亦如此,儘管她一生命運涼薄,卻活得通透灑脫,在圈內為人仗義,明辨是非,時刻提攜後輩,堪稱藝人典範。
梅豔芳家裡有四個兄弟姐妹,從小她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為了養家,她很小的時候就跟姐姐在舞廳裡唱歌。母親是她的噩夢,一生都在向他索要錢財。梅豔芳四十多歲,患病得了癌症,去世之後,母親帶著家人爭奪財產,拿出梅豔芳的貼身衣物到處拍賣。她曾說:「母親根本不在乎我的死活,只知道跟我要錢。」
後來,梅媽還四處打著梅豔芳的名頭,到處籌集錢款,說要拍電影。
即便如此,梅豔芳也從不自怨自棄,她比人和人都活得俠義。
梅豔芳成名之後,不忘提攜後輩。
2003年,非典蔓延。為了給醫護人員打氣,她不顧一切發起「1:99慈善演唱會」和「茁壯行動」,共籌得兩千三百萬善款。
這一生,她就像一個俠女,義字當先。
2004年1月12日,梅豔芳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近萬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別,告別禮溫情而隆重。
梅豔芳讓我們看到了一名藝人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今天,許多人崇拜明星,要不是喜歡明星的顏值,要不是喜歡這個行業多金,或者沉迷圈內的紙醉金迷。但是,梅豔芳卻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何為藝人,堅守著那份「學藝先做人」的初心。
我想,這是電影《梅豔芳》的另一層意義。
起碼,看了電影《梅豔芳》,我們知道,哦,明星原來可以是這個樣子,不是唱唱歌,演演戲,上上綜藝節目那麼簡單,還有明星本身所肩負的使命,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為社會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梅豔芳一生熱心公益事業,即使她在重病期間,依然堅持四處做慈善,建小學,送衣物。她不僅僅自己做,她還力召推動各地的公益事務。她用她的言行,影響著喜歡她的人,資料顯示,2020年梅豔芳的粉絲攜手成美慈善基金會、能量中國平臺向能量榜樣團體公益工程捐款,開展教育扶貧援助工作。
梅豔芳,這才是一個明星該有的樣子?的確該有這麼一部電影告訴後世之人梅豔芳是誰,什麼樣的明星才是「明星之大者」,也好讓這後輩爾爾在為所謂明星「衝鋒陷陣」的時候,能想到一個顏值之外,藝德之上的藝人,想一想這星值不值得追。
她一生的光輝,配得上一部電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