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9:44:06 1
專利名稱: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活塞,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
背景技術:
現有的減振器在壓縮行程,活塞的設計結構是流通閥片不產生阻尼力,因此,壓縮 阻力要求較大時,壓縮閥無法建立較大阻尼力;或是壓縮閥加大剛度彈簧片,造成開閥點 高,低速壓縮力值無法滿足要求,而高阻尼力時,閥系、油腔內部洩露急劇增加,零部件尺 寸、形位公差精度不足,且造成批量生產時穩定性不好,合格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活塞在壓縮時產生阻尼力、 產生較大壓縮力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是在工作缸內安裝了活塞本體構成,在活塞 連杆上依次順序安裝了第一限位片、第一調整片、第一閥片、活塞本體、第二閥片、第二調整 片、第二限位片和螺母構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活塞本體上開有流通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流通孔是斜孔。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取消流通閥單向閥結構,在壓縮過程中不產 生阻尼力。活塞兩端對稱布置兩個節流閥,使活塞在壓縮行程中產生阻尼力,與壓縮閥共同 建立壓縮力值疊加,產生一個遠大於通常結構的壓縮力,滿足高壓縮力值減振器需求。該結 構簡單,成本低廉,阻尼力值可根據生產需求調整閥片實現,成批量生產時穩定性好,合格率高。
說明書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是在工作缸1內安裝了活塞本體2構成,在 活塞連杆3上依次順序安裝了第一限位片4、第一調整片5、第一閥片6、活塞本體2、第二 閥片7、第二調整片8、第二限位片9和螺母10構成。並在在活塞本體2上開有流通孔11。 活塞流通孔是斜孔,兩側對稱設計,由斜孔結構連通活塞兩側油腔,油液可經一側閥系外部 經斜孔至另一側閥系,產生阻尼力,通過調整閥片和調整片尺寸和剛度,實現阻尼力值的調 整。普通活塞的設計由於復原流通孔在內圈,流通流通孔在外圈,流通閥只能設計為不出力 的單向閥結構。雙向作用活塞結構通過斜孔設計,活塞兩側都是復原閥結構相同,形成對稱 結構設計,使活塞在復原和壓縮行程雙向產生阻尼力,實現壓縮阻力要求較大時,與壓縮閥 共同建立較高壓縮力值。[0010] 其工作原理復原行程中,油液經A流通孔至B處節流閥,產生阻尼力,產生阻尼 力,建立一個復原阻尼力。壓縮行程時,油液經B流通孔至A處節流閥,產生阻尼力,由活塞 建立一個壓縮力。
權利要求1.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是在工作缸(1)內安裝了活塞本體(2)構成,其特徵是在活塞 連杆(3)上依次順序安裝了第一限位片(4)、第一調整片(5)、第一閥片(6)、活塞本體(2)、 第二閥片(7)、第二調整片(8)、第二限位片(9)和螺母(10)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其特徵是在活塞本體(2)上開有流通孔 (1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其特徵在於流通孔(11)是斜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是在工作缸內安裝了活塞本體構成,在活塞連杆上依次順序安裝了第一限位片、第一調整片、第一閥片、活塞本體、第二閥片、第二調整片、第二限位片和螺母構成。在活塞本體上開有流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雙向作用活塞,取消流通閥單向閥結構,在壓縮過程中不產生阻尼力。活塞兩端對稱布置兩個節流閥,使活塞在壓縮行程中產生阻尼力,與壓縮閥共同建立壓縮力值疊加,產生一個遠大於通常結構的壓縮力,滿足高壓縮力值減振器需求。該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阻尼力值可根據生產需求調整閥片實現,成批量生產時穩定性好,合格率高。
文檔編號F16F9/32GK201818697SQ20102051008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劉淑範, 朱強 申請人:大慶高新區飛馳減振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