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9:18:11 2
專利名稱: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監控電子控制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
技術背景 為了更好地闡述一些觀點,對下面用到的一些名稱做一下定義 監控系統指由多種不同品牌、不同廠家的不同型號的設備,根據實際需要組成的
一個系統,該系統應具備,圖像傳輸、各類報警、前端控制、數據存儲等功能。
控制源指在整個系統中能獨立發出控制命令的設備,這些設備通常為鍵盤、硬碟
錄像機、矩陣主機等。
受控設備指在整個系統中接受控制源的命令,並根據控制命令要求做相應的操
作。這些設備通常是高速球,雲臺解碼器等。
控制協議指控制源發出的命令格式。
控制波特率指控制源發出命令格式的數據傳輸速率。 在目前的監控系統中,一般解決多個控制源控制多個受控設備的方案是將多個鍵 盤掛接在一個矩陣主機上,通過矩陣主機控制前端的高速球,雲臺解碼器的運動。而無法實 現多個鍵盤或多個硬碟錄像機等控制源直接控制多個高速球,雲臺解碼器等受控設備。 根據EIA/TIA-485-A工業總線串行標準,在一條傳輸總線上在某一個時刻只允許 有一個主機(Master)多個從機(Salve)特點。如果將控制源的控制線並接在一起控制,可 能會出現個別球無法控制或控制總線不正常的現象。 目前常用的解決辦法是將多個控制源在電氣上隔離後控制前端的受控設備,但這 樣做的弊端是當多個控制源一起控制時會出現疊碼的現象。導致受控設備無法識別控制命 令。 當系統進行多(控制源)對一 (受控設備),或多(控制源)對多(受控設備)的
控制時,現在常用的手段如下 1、併線控制 該控制方式不符合EIA/TIA-485-A工業總線串行標準中有關485總線使用的規 範,因此這種連接方式是不可靠的。它會造成總線衝突,數據丟失現象。受控設備無法設別 控制命令。 2、電氣隔離控制。 該控制方式雖然符合EIA/TIA-485-A工業總線串行標準中有關485總線使用的 規範解決了總線衝突但無法解決因疊碼現象而造成成的數據丟失,同時當發送不同控制協 議、控制波特率的控制源在一起控制時,無法進行協議、波特率的轉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001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包括串口接收設備、CPU、數據存儲器,多個控制源採
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串口接收設備連接,受控設備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CPU連接,
串口接收設備連接CPU, CPU連接數據存儲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數據存儲器優選RAM存儲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可以使多個人員真正地能夠根據需要獨立控制前端的受控設備而不受到幹擾。解決了多個控制源同時控制多個受控設備的問題。真正做到了多控制源對一個受控設備,或多控制源對多個受控設備的控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為了達到多(控制源)對一 (受控設備),或多(控制源)對多(受控設備)的控制。同時符合EIA/TIA-485-A工業總線串行標準中有關485總線使用的規範。在物理上做到輸入與輸出的隔離,將多個控制源發送的控制命令保存在一個數據存儲器內。CPU模塊根據用戶的需求(優先權、輸入輸出協議、輸入輸出波特率)進行命令排隊分配到一個或多個輸出發送數據緩衝區中發送出去。具體系統圖如圖l所示 —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包括串口接收設備、CPU、數據存儲器,多個控制源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串口接收設備連接,受控設備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CPU連接,串口接收設備連接CPU, CPU連接數據存儲器。所述數據存儲器優選RAM存儲器。[0025] 具體實施方法 1、數據輸入的物理隔斷。首先根據EIA/TIA-485-A工業總線串行標準中有關485總線使用的規範,採用一對一的方式接受控制源的數據。這樣避免了一個總線出現多個主控設備的情況。由於輸入的物理隔離,因此在設計中增加一個工業級的串口接受晶片16C554。它可以單獨設置每個輸入通道的數據接受波特率。再通過撥碼設置區分每個輸入通道的數據不同協議。這樣對應連接不同廠家、不同類型的控制源提供了一個多樣性的解決方案。 2、數據的存儲。為了避免輸入端控制源的數據溢出,採用一片RAM存儲器保存數據,根據CPU的處理速度,計算出每個輸入通道的數據緩衝取的大小,同時也可以計算出輸出發送緩衝區的通道大小。 3、數據的優先級。在系統中增加一個設置開關,用來設置輸入端控制源的優先級,
CPU根據每個優先級的大小來決定數據的發送的次序。可以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3. 1不同的輸入端控制源控制輸出端上不同地址的受控設備。此時的控制數據與
優先級無關。 3. 2輸入端上相同優先級的控制源控制輸出端上相同地址的受控設備。此時根據先來先控制的原則。後來的控制源只有等在控制的控制源釋放控制權限n秒後,才能獲得該受控設備的控制權。
4[0031] 3. 3輸入端上不同優先級的控制源控制輸出端上相同地址的受控設備。此時優先權高的控制源具有控制搶奪權。 一直等到高優先權的控制源釋放控制權限T秒時間後,低優先權的控制源才能對該受控設備進行控制。 最後,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實施例子,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串口接收設備、CPU、數據存儲器,多個控制源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串口接收設備連接,受控設備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CPU連接,串口接收設備連接CPU,CPU連接數據存儲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存儲器優選 RAM存儲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監控電子控制領域,旨在提供一種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包括串口接收設備、CPU、數據存儲器,多個控制源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串口接收設備連接,受控設備採用電氣隔離控制方式與CPU連接,串口接收設備連接CPU,CPU連接數據存儲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控制碼共享分配器可以使多個人員真正地能夠根據需要獨立控制前端的受控設備而不受到幹擾。解決了多個控制源同時控制多個受控設備的問題。真正做到了多控制源對一個受控設備,或多控制源對多個受控設備的控制。
文檔編號G05B19/418GK201514575SQ20092019816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2日
發明者陳曦 申請人:杭州力弘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