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力發電煤倉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0:50: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容器和壓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壓力發電煤倉。
背景技術:
煤倉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暫時儲放煤的容器,目前,煤礦企業使用的煤倉,包括倉體、上口、下口。使用時輸送機將煤運到煤倉上口,煤塊落入煤倉,隨後煤塊自由落體掉入煤倉底部,由於倉體一般較高,煤塊下落速度較大落底時產生較大的衝擊力,煤塊容易摔碎,煤塊破碎後不但經濟效益降低,而且其產生的煤粉和碎煤收集處理困難。與此同時,這還造成了煤塊衝擊能量的浪費,隨著壓力發電技術的進步,壓力發電技術已經被應用在道路、運輸工具等諸多領域,將塊落底時產生的衝擊能利用壓力發電技術將其轉化為電能,同時煤塊下落的過程中用壓電板緩衝可以保護煤塊的完整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發電煤倉,設計一種煤倉發電系統,利用壓力發電技術實現綠色環保的能源收集發電系統,而且解決煤塊落入煤倉時易破碎的問題,使煤在生產過程中「不用燃燒也可以發電」。
技術方案:一種可發電煤倉,煤場入口處設計一壓電擋板,該擋板與煤塊落入方向呈一傾斜夾角,保證煤塊與擋板間有一定壓力而且煤可以落入,在煤塊下落過程中設計一串聯式發電擋板,壓電擋板分層逐級減緩煤塊下落速度,同時完成壓力發電,在煤倉下部出口處設計與上部原理相同的壓電擋板。
壓電擋板內部使用複合壓電材料外層;用鋼板包裹,並在表層使用耐磨的高強度材料。
有益效果:不但利用煤的下落進行壓力發電,還對煤在倉儲運輸中起到了緩衝作用,而且減少了煤對煤倉壁的衝擊破壞,延長了煤倉壽命。同時實現了綠色發電,收集生產過程中可採集能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煤倉設計圖。
圖2為上部入口俯視圖。
圖3為截面俯視圖。
圖4為串聯發電擋板設計圖。
圖5為彈性支撐發電柱。
圖中:1-入口發電擋板,2-上部串聯發電擋板,3-煤倉壁,4-彈性支撐發電柱,5-煤倉下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附圖1所示,一種可發電煤倉,包括煤倉立體發電系統,入口發電擋板板1,上部串聯發電擋板2、下部發電擋板5和彈性支撐發電柱4,實現煤倉落煤發電系統。煤炭採出後暫時儲存在煤倉內,煤落入煤倉底部過程中通過可彎壓電擋板分層逐級減緩煤塊下落速度,並與各部分發電擋板之間碰撞發電。
煤倉入口設計採用倒四稜錐形,如圖2所示,煤炭在落下時撞擊四塊擋板使壓電擋板發電,同時壓力使得擋板下部開口煤炭向下落入,擋板轉動時彈性發電支撐柱也通過壓電材料發電,接著煤炭落在上部串聯發電擋板上,如圖3所示,同理完成發電。煤倉下部也設同樣的擋板,把煤炭下落過程中撞擊發電擋板產生的電能收集起來。
串聯壓力發電擋板,如圖4所示,每層安裝兩塊扇形擋板,且對稱安裝,並且上下兩層呈十字分布恰好覆蓋全煤倉方位,並儘量避免了煤與煤倉壁3碰觸,在煤倉下出口6也加裝壓電擋板,使其在承受衝擊力時發電。壓電擋板和彈性支撐發電柱,如圖5所示,都是根據壓力發電的原理進行改造,包裹鋼板並加耐磨層,適應煤倉環境,形成新型發電煤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