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救生傘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2:46:26 1
專利名稱:樓房救生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房救生傘。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高層建築發生火災等意外災難時,樓道中的安全通道一直是人們逃生的主要途徑。由於狹長的安全通道很容易被煙霧等封鎖,因此高層建築的災難逃生一直是令人傷腦筋的難題。為了更好的逃生,人們發明了纜所緩降器、鬆緊管救生通道等救生設施。但是這些裝置還是很難使人迅速逃離災難現場,並沒有真正推廣普及。近幾年,人們嘗試借用飛機救生降落傘的設計理念來設計樓房救生傘。然而,現有的救生傘開傘時間過長, 結構比較複雜,使用起來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開傘時間短、結構簡單的樓房救生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房救生傘,其包括傘面、傘骨和傘柄,其關鍵技術在於還包括設於傘柄下方的安全帶以及設於傘面上方的傘套;所述傘柄上設有滑套,所述傘套通過繩子與滑套連接,所述傘面上開設有通風孔。上述繩子穿過傘骨,或所述繩子纏繞在傘骨上。上述傘套撐開後形狀為傘形,其材質三防布,或採用目前傘面通用的材質即可。上述通風孔圓環形或圓形,傘面撐開口,空氣可以通過該通風口迅速撐起傘套。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在目前常用傘的結構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傘套,並在傘面上開設通風孔,結構簡單,並且製作方便,成本較低;從樓房上跳下時,打開傘面,空氣通過傘面上的通風孔迅速使傘套張開,開設時間段,增加了逃生的機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傘套;2、繩子;3、傘骨;4、傘面;5、傘柄;6、安全繩;7、把手;8、滑套;9、通風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傘面4、傘骨3和傘柄5,其還包括設於傘柄5下方的安全帶6以及設於傘面4上方的傘套1 ;所述傘柄5上設有滑套8,所述傘套1通過繩子2 與滑套8連接,所述傘面4上開設有通風孔9。安全帶6可固定在傘柄5下方的把手7上。 所述繩子2穿過傘骨3,或將繩子2纏繞後鉤在傘骨3上,然後再與傘套1連接。所述傘套 1撐開後形狀為傘形,其材質三防布。通風孔9圓環形或圓形,製作時可以用幾塊布料相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傘骨3上,形成圓環形的通風孔9 ;也可購買現有的傘面,然後在上面加工出多個通風孔即可。 參見附圖,使用時,將安全繩6從腋下穿過,然後收抓住把手7或手柄5,先撐開傘面4,然後即可跳樓逃生。
權利要求1.一種樓房救生傘,其包括傘面(4)、傘骨(3)和傘柄(5),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於傘柄(5)下方的安全帶(6)以及設於傘面(4)上方的傘套(1);所述傘柄(5)上設有滑套(8), 所述傘套(1)通過繩子(2 )與滑套(8 )連接,所述傘面(4 )上開設有通風孔(9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房救生傘,其特徵在於所述繩子(2)穿過傘骨(3),或所述繩子(2)纏繞在傘骨(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樓房救生傘,其特徵在於所述傘套(1)撐開後形狀為傘形, 其材質三防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房救生傘,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風孔(9)圓環形或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樓房救生傘,其包括傘面、傘骨和傘柄,其關鍵技術在於還包括設於傘柄下方的安全帶以及設於傘面上方的傘套;所述傘柄上設有滑套,所述傘套通過繩子與滑套連接,所述傘面上開設有通風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取材方便,通過設置的通風孔能迅速的將傘套撐開,開傘時間短,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2B1/00GK201939900SQ20112000307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7日
發明者李志剛 申請人: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