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9:54:4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
背景技術:
現在的一些樁基大多數都是採用一體澆築的方式,這種方法在施工中是比較麻煩的,而且這種樁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也存在問題,其承載力也比較小,而一些水利方面的樁基要求更加的嚴格,若樁基不合格會大大的影響工程的質量,所以這裡設計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用來便於提高樁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包括豎直支撐板,所述豎直支撐板的下端外壁固定有固定卡軸,所述豎直支撐板的一端側壁固定有第一繩索固定器,所述第一繩索固定器通過連接繩索固定連接有水平支撐板,所述水平支撐板包括第二繩索固定器、吊運孔、水平板主體、錐形柱、錐形柱夾板和第一通孔,所述吊運孔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的外壁上端,所述第二繩索固定器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的外壁上端,且第二繩索固定器固定設在吊運孔的一側,所述錐形柱夾板固定設在水平板主體的下端外壁,所述錐形柱固定嵌接在錐形柱夾板的內腔,且錐形柱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的下端外壁,所述固定卡軸的下端外壁固定有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包括卡軸卡槽、基板主體、連接杆、第二通孔和固定柱,所述卡軸卡槽固定嵌接在基板主體的內部,所述第二通孔固定設在基板主體的一端側壁。
優選的,所述錐形柱的外壁設有若干組抗剪栓釘。
優選的,所述固定柱固定連接在基板主體的下端外壁。
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的一端側壁。
優選的,所述連接杆貫穿嵌接在基板主體的上端外壁,且連接杆通過螺栓固定在基板主體的外壁上端。
優選的,所述第一繩索固定器通過連接繩索與第二繩索固定器進行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複合結構水利樁基,固定基板能固定同時固定水平支撐板和豎直支撐板,大大提高了樁基的固定操作和提高穩定性,同時水平支撐板上安裝有錐形柱,能將整個樁基固定在所需固定的地域,錐形柱上設有若干組抗剪栓釘能牢牢的固定在水下汙泥的環境中,加強了樁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而固定基板上方的豎直支撐板則能通過豎直支撐板的質量,防止水平支撐板側翻,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整個樁基的穩定性,在水平支撐板和豎直支撐板上有分別固定了第一繩索固定器和第二繩索固定器,兩固定器通過連接繩索連接大大加強了整個樁基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且極具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平支撐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基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主體側視圖。
圖中:1-連接繩索、2-水平支撐板、3-固定基板、4-固定卡軸、5-第一繩索固定器、6-豎直支撐板、7-第二繩索固定器、8-吊運孔、9-水平板主體、10-錐形柱、11-錐形柱夾板、12-第一通孔、13-卡軸卡槽、14-基板主體、15-連接杆、16-第二通孔、17-固定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複合結構水利樁基,包括豎直支撐板6,豎直支撐板6的下端外壁固定有固定卡軸4,豎直支撐板6的一端側壁固定有第一繩索固定器5,第一繩索固定器5通過連接繩索1固定連接有水平支撐板2,水平支撐板2包括第二繩索固定器7、吊運孔8、水平板主體9、錐形柱10、錐形柱夾板11和第一通孔12,吊運孔8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9的外壁上端,第二繩索固定器7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9的外壁上端,且第二繩索固定器7固定設在吊運孔8的一側,錐形柱夾板11固定設在水平板主體9的下端外壁,錐形柱10固定嵌接在錐形柱夾板11的內腔,且錐形柱10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9的下端外壁,固定卡軸4的下端外壁固定有固定基板3,固定基板3能固定同時固定水平支撐板2和豎直支撐板6,大大提高了樁基的固定操作和提高穩定性,同時水平支撐板2上安裝有錐形柱10,能將整個樁基固定在所需固定的地域,錐形柱10上設有若干組抗剪栓釘能牢牢的固定在水下汙泥的環境中,加強了樁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而固定基板3上方的豎直支撐板6則能通過豎直支撐板6的質量,防止水平支撐板2側翻,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整個樁基的穩定性,在水平支撐板2和豎直支撐板6上有分別固定了第一繩索固定器5和第二繩索固定器7,兩固定器通過連接繩索1連接大大加強了整個樁基的穩定性,固定基板3包括卡軸卡槽13、基板主體14、連接杆15、第二通孔16和固定柱17,卡軸卡槽13固定嵌接在基板主體14的內部,第二通孔16固定設在基板主體14的一端側壁。
錐形柱10的外壁設有若干組抗剪栓釘,固定柱17固定連接在基板主體14的下端外壁,第一通孔12固定連接在水平板主體9的一端側壁,連接杆15貫穿嵌接在基板主體14的上端外壁,且連接杆15通過螺栓固定在基板主體14的外壁上端,第一繩索固定器5通過連接繩索1與第二繩索固定器7進行固定連接。
工作原理:使用時,先將固定基板3固定在合適的地理位置,然後通過吊車之類的工具車連接吊運孔8,將水平支撐板2通過第二通孔16固定連接在固定基板3上,連接好後將豎直支撐板6通過固定卡軸4固定連接在固定基板3上方,通過豎直支撐板6來加固整體的平衡,固定後再將第一繩索固定器5和第二繩索固定器7通過連接繩索1進行連接進一步對穩定性進行加強。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