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3:04:5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繃縫機的輔助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
背景技術:
筒式繃縫機適用於縫製針織內衣、運動衣褲、T恤衫、胸罩、束腰裙鬆緊帶等各種彈性織物的領口、袖口等。目前,服裝廠在採用筒式繃縫機縫製下擺時,通常是由操作工人用雙手扯住兩端的布邊,藉助於雙手的來控制布邊的運行路徑,然後通過機頭來縫製下擺和通過拉筒來完成折下擺。由於縫料的未縫製部分面積較大,工人在縫製下擺時操作極為不便,工作效率差,另外對工人的技能要求也較高。
如何解決工人工作效率低和現有的筒式繃縫機對工人技能要求高的問題是申請人一直致力於研究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縫製過程中能夠代替人工進行輔助送布、自動對正布邊,實現自動縫製下擺的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包括張緊機構、左送布機構、右送布機構、糾偏機構和檢測裝置;所述左送布機構設置在張緊機構的上方;所述張緊機構設置在筒式繃縫機機頭的左側;所述右送布機構設置在筒式繃縫機機頭和拉筒的右側;所述糾偏機構設置在右送布機構上;所述檢測裝置設置於右送布機構的右側;所述左送布機構、右送布機構、糾偏機構和檢測裝置分別與筒式繃縫機連接並受筒式繃縫機的微電腦控制器控制。
採用本技術方案後,將筒式服裝套在左送布機構和右送布機構上;通過張緊機構向左移動把布料張緊至合適的鬆緊程度;左送布機構和右送布機構帶動布料同步逆時針旋轉;檢測裝置對布邊進行檢測,把檢測信號傳送至糾偏機構;糾偏機構根據檢測裝置的信號,來調整布邊的位置,使布邊穩定在所設定位置,實現自動糾偏功能;布料通過拉筒時,完成自動折下擺,通過筒式繃縫機機頭進行縫製,實現自動縫製筒式下擺。本實用新型具有優點和效果如下:實現了自動縫製筒式服裝下擺,一人可以同時操作多臺機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普通工人即可操作,降低了工人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包括張緊機構1、左送布機構2、右送布機構3、糾偏機構4和檢測裝置5。
所述左送布機構設置在張緊機構的上方;所述左送布機構2包括連接座21、馬達一22和送布筒一23;所述馬達一和送布筒一相連後固定在連接座上;所述連接座與張緊機構固定相連。所述張緊機構設置在筒式繃縫機機頭6的左側。所述右送布機構3包括固定座31、馬達二32和送布筒二33;所述馬達二和送布筒二相連後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右送布機構設置在筒式繃縫機機頭6和拉筒7的右側。所述糾偏機構設置在右送布機構上;所述糾偏機構4包括馬達三41、糾偏輪42和輪座43;所述馬達三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輪座套接在送布筒二;所述糾偏輪繞輪座的中心軸均勻設置在輪座上;所述馬達三與糾偏輪通過渦輪蝸杆相連。為了降低帶有自動糾偏功能的送布裝置的製作成本,所述檢測裝置5為光電傳感器,檢測裝置設置於右送布機構的右側。所述左送布機構、右送布機構、糾偏機構和檢測裝置分別與筒式繃縫機連接並受筒式繃縫機的微電腦控制器控制。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