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4:26:01 2
專利名稱: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飼養水棲螢火蟲的裝置,具體為供水棲螢火蟲幼蟲上陸 化蛹的裝置。
背景技術:
螢火蟲是著名的觀賞昆蟲,具有研究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 其研究價值在於螢光素酶的研究與應用;其經濟價值在於螢火蟲可以作為一種旅遊資源, 如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的維多摩螢火蟲洞;其生態價值在於螢火蟲可以作為環境質量好壞 的指示生物,因螢火蟲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較高,凡是螢火蟲發生的地方,都是生態環境保護 得好的地方。正是這些價值,促成了螢火蟲產業的形成,而螢火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將會 對我國螢火蟲資源造成巨大的影響。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螢火蟲,幾乎都來源於野外捕捉,這 對當地野生螢火蟲資源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導致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快速喪失。因此,規模 化養殖螢火蟲是相當重要的。水棲螢火蟲幼蟲生活在水中,它的生長和繁殖有著自己獨特 的規律和特徵。在養殖過程中,化蛹是一個關鍵環節,柔軟嬌嫩的末齡幼蟲有上陸現象,並 鑽到土壤裡化蛹,它的蛹是裸蛹,並不會吐絲結繭來保護自己。所以,在化蛹過程中很容易 受到各種病菌侵擾,以及外力的傷害,導致大量死亡或畸形,使得養殖成果前功盡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水棲螢火蟲幼蟲上陸化蛹 方案。該技術方案符合所有水棲螢火蟲的生存環境及化蛹生理特徵,能使螢火蟲健康化蛹, 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滿足大規模螢火蟲化蛹的需要。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盒體(4)兩側下方有對稱的過濾網(1),盒體一端底部 有斜面(2),斜面上有一化蛹的平臺(3)。本實用新型在盒體(4)兩側下方有對稱的過濾網,從而保證了幼蟲不易外逃,同 時又增加了水流循環,達到調節水溫、水質的作用。盒體一端底部的斜面(2),其坡度為 45°,模擬河岸,以供幼蟲脫離水面並沿著斜面上爬至化蛹平臺(3)。化蛹平臺(3)可放置 保溼可塑的材料如粘土塊,以供幼蟲鑽入化蛹。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盒體(4)兩側下方有對稱的過濾網(1),盒體一端底部有斜面(2),斜 面上有一化蛹平臺(3)。參照附圖,盒體⑷上底長300匪、寬200匪,下底長200匪,寬200匪,高150匪。盒 體⑷下方兩對立面的過濾網(1),過濾網長180mm、寬20mm,過濾網底邊距離下底10mm,過濾網左邊距離左垂直面10mm。斜面⑵坡度為45°,斜面高度為50mm。化蛹平臺(3)的長 為 50mm,寬為 200mmo在此等大小的盒體內,末齡幼蟲可放300-350隻,暫養密度高,幼蟲不會逃逸,水 質可控,且操作方便,有利於螢火蟲蛹的統一採收。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水棲螢火蟲末齡幼蟲放入本實用新型內暫養,可同時容納 300隻以上末齡幼蟲。通過控制外部的水流、水溫及溶氧等方式來調節適合幼蟲上陸的最佳 條件。幼蟲會在本實用新型底部活動而不會逃逸出來,並在斜面(2)的離水處靜臥一段時 間後,沿斜面(2)上爬至化蛹平臺(3),並鑽進預放置的化蛹材料內化蛹。待收集一定數量 的蛹後,即可將蛹取出,保存至合適的地方。在一個大型的水循環系統中,可放置大量的本實用新型,以達到規模化的生產。
權利要求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其特徵在於盒體(4)兩側底部有對稱的過濾網(1),盒體一端底部有一斜面(2),斜面上有一化蛹平臺(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其特徵在於盒體(4)上底長為 300_、寬 200_,下底長 200_、寬 200_,盒高 150_。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濾網(1),網長 180mm、寬 20mm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特徵在於斜面(2),坡度為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棲螢火蟲幼蟲化蛹裝置,其特徵在於化蛹平臺(3),平臺長 為 50mm,寬為 200mmo
專利摘要一種供水棲螢火蟲幼蟲上陸化蛹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盒體下方兩對立面有過濾網,盒體一端有斜坡,坡度為45°,在斜坡上有一平臺。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提高螢火蟲化蛹階段的成活率,並使人工化蛹的操作更便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方便,容易清洗,能滿足大規模化蛹的需要。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1630139SQ2010200328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8日
發明者王偵 申請人:王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