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4:44:51 4
本發明涉及泥水分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泥水分離技術有自然幹化、壓濾或帶濾、離心脫水等方式,但自然幹化法佔地大效率低不適宜工業化生產,壓濾或帶濾以及離心脫水法在處理軋鋼、化工、機械製造等行業的含油汙泥時,極易造成濾帶的汙堵或者離心機的附著,成本高,泥水分離效果差。
現有技術的缺點:(1)設備汙堵或粘附嚴重,需要頻繁更換濾帶;(2)處理含油汙泥效果差,分離後的水不符合回用或外排標準;(3)需要增加濃縮池、加藥濃縮工序,增加建設維護運行成本;(4)勞動強度大,維護更換難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所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解決軋鋼含油汙泥、化工含油汙泥等顆粒細、粘性大的類似汙泥的泥水分離問題,解決傳統泥水分離裝置對於粘性汙泥處理困難的問題,實現幹泥分離、淨水回用,實現企業節能降耗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包括輸泥管、刀閘閥、陶瓷膜板、吸水裝置,所述輸泥管上安裝有刀閘閥,輸泥管的出口的下方設有陶瓷膜板,陶瓷膜板上方接觸設有刮泥條,陶瓷膜板的一側設有幹泥輸送帶,所述陶瓷膜板的下方設有吸水裝置,吸水裝置上設有多格式吸盤,吸水裝置底部通過管道與真空泵相連。
具體地,所述刮泥條與刮渣傳動機構相連接。
具體地,所述刮泥條設為耐磨的橡膠材質,用於將陶瓷膜板3表面截留的幹泥刮除。
具體地,所述幹泥輸送帶與刮泥條平行。
具體地,所述陶瓷膜板是以高嶺土、剛玉砂等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煅燒形成一種立體網孔結構的微孔膜板結構,其內部主體孔徑為大於50微米,膜板兩邊表面為5-30微米的緻密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但可以過濾絕大多數的顆粒雜質和油類。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採用的陶瓷膜板可以實現含油泥水的高效分離,分離後的水可以直接回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設備可以在高含水率的情況下直接運行,不需要增加水處理藥劑,減少濃縮環節,運行成本低;不需要頻繁更換濾布或濾帶,運行過程無噪音汙染,環境友好,操作維護簡便,勞動強度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泥管,2刀閘閥,3陶瓷膜板,4刮泥條,5真空泵,6吸水裝置,7幹泥輸送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根據圖1所示的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包括輸泥管1、刀閘閥2、陶瓷膜板3、吸水裝置6,所述輸泥管1上安裝有刀閘閥2,用於控制單次泥水分離量,輸泥管1的出口的下方設有陶瓷膜板3,陶瓷膜板3上方接觸設有刮泥條4,陶瓷膜板3的一側設有幹泥輸送帶7,用於將泥水分離後的幹泥輸送到渣池,所述陶瓷膜板3的下方設有吸水裝置6,吸水裝置6上設有多格式吸盤,增加泥水分離速度,吸水裝置6底部通過管道與真空泵5相連,真空泵5用於抽真空,提高增加泥水分離效率。
具體地,所述刮泥條4與刮渣傳動機構相連接。
具體地,所述刮泥條4設為耐磨的橡膠材質,用於將陶瓷膜板3表面截留的幹泥刮除。
具體地,所述幹泥輸送帶7與刮泥條4平行。
具體地,所述陶瓷膜板3是以高嶺土、剛玉砂等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煅燒形成一種立體網孔結構的微孔膜板結構,其內部主體孔徑為大於50微米,膜板兩邊表面為5-30微米的緻密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但可以過濾絕大多數的顆粒雜質和油類。
其工作流程:1、首先開啟刀閘閥2,將定量的泥水輸送到分離裝置;2、開啟真空泵5,通過吸水裝置6,在陶瓷膜板3下方形成負壓,加快水透過陶瓷膜板3的速度;3、水吸收後,開啟刮渣條將陶瓷膜板3表面的幹泥刮入幹泥輸送帶7;4、吸水裝置6將分離的清水回用;5、一個周期結束,循環工作。
本發明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本發明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膜板泥水分離裝置,包括輸泥管、刀閘閥、陶瓷膜板、吸水裝置,所述輸泥管上安裝有刀閘閥,輸泥管的出口的下方設有陶瓷膜板,陶瓷膜板上方接觸設有刮泥條,陶瓷膜板的一側設有幹泥輸送帶,所述陶瓷膜板的下方設有吸水裝置,吸水裝置上設有多格式吸盤,吸水裝置底部通過管道與真空泵相連。本發明採用的陶瓷膜板可以實現含油泥水的高效分離,分離後的水可以直接回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設備可以在高含水率的情況下直接運行,不需要增加水處理藥劑,減少濃縮環節,運行成本低;不需要頻繁更換濾布或濾帶,運行過程無噪音汙染,環境友好,操作維護簡便,勞動強度低。
技術研發人員:張義才;張婷;楊珺;吳迪;吳雪;張文慶;趙善傑;賈世忠;左建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4.21
技術公布日: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