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砂無堵塞漿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4:18:26 4
專利名稱:一種除砂無堵塞漿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機械,屬於紙漿處理設備中的一種除砂無堵塞漿泵。
現有漿泵無論是採用單相流或一相流理論設計,或者單用葉片式葉輪式通道式葉輪都僅僅起到輸送漿料的單一作用,而對於漿料中的鐵質、砂石雜質會輸送到漿處理設備中去,不僅損壞漿處理設備影響正常的生產、同時砂石類雜質混入漿料中會影響著抄造紙的質量,因此現有的漿泵不能適應去雜功能,性能單一,實用性較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要設計提供一種既能輸送漿料又能同時利用現有動力進行除砂的一種除砂無堵塞泵。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由動力源通過聯軸器(16)驅動,由前後軸承(14)支撐於軸承體(13)上的主軸(17),軸承體(13)前端同心聯接著填料蓋(6)和帶有環狀空腔和出漿口下接機座的泵體(5),軸承體(13)後端底部由支腳(19)支撐並保持與泵體(5)同心,其特徵在於在泵體(5)內主軸(17)前端用葉輪緊固帽(4)壓緊並固定的葉輪(3),葉輪(3)內有通道為前端進漿口突出並設有3-6條稜筋,在泵體(5)前端又懸接著與之同心的除砂錐體(1),導塵彎頭(22),球閥(23),貯砂罐(26),在除砂錐體(1)底部一側設有跟葉輪(3)前端稜筋相對應處跟除砂錐體內腔底面相切的切向進漿孔(2),葉輪(3)與除砂錐體(1)在靠近葉輪外緣的外端處密封,使葉輪(3)保持僅有前端的凸起的進漿口與前端除砂錐體(1)空腔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還在於葉輪(3)為自後端依次為柱聯柱、柱再聯錐、錐再聯柱的臺形結構,並依次尺寸逐漸減小,自錐臺最後端至最前端柱臺的外圓面上分布著等分葉輪(3)截面圓周的3-6條稜筋,稜筋與葉輪軸心線平行排列,或與葉輪轉向呈相反旋向與軸心夾角0-15度平行排列。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葉輪內通道為自前端進漿的圓形柱口至內部呈阿基米德蝸線的2-3條出漿通道,其出漿通道截面為圓形或為由阿基米德蝸線隔壁隔成的矩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1、漿料自切向進漿口進入機內受到葉輪前端稜筋所產生的旋轉力和離心力造成的衝擊作用即能起到去除漿料中大量重質雜質如鐵質、砂石等,又能起到一定的打漿作用,從而減輕了下道工序機器的負擔和損壞,同時對於提高漿料的質量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重質雜質去除率達90%以上。
2、本實用新型一機多用,佔地面積小,噪音低,操作方便,排潭方便並且無需停機且無流失漿料現象,其漿料輸送效率不變,既能除砂,又能送漿,廣泛適用於造紙行業的漿料泵的更換和應用。
現對照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及安裝圖。
圖中1除砂錐體、2切向進漿孔、3葉輪、4葉輪緊固帽、5泵體、6填料座、7填料、8冷卻水嘴、9填料壓蓋、10軸套、11軸承內壓蓋、12油栓、13軸承體、14軸承、15軸承後壓蓋、16聯軸器、17主軸、18密封環、19支腳、20底座、21電機、22導塵彎頭、23球閥、24壓力水進口閥、25清水進口閥、26貯砂罐、27除砂手孔蓋。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為由動力源通過聯軸器(16)驅動由前後軸承(14)以撐於軸承體(13)上的主軸(17),軸承體(13)前端同心聯接著填料蓋(6)軸套(11)和帶有環狀空腔且帶有漿孔下接機座的泵體(5),軸承體(13)後端底部由支腳(19)支撐並保持與泵體(5)同心,在其內部主軸(17)前端用葉輪緊固帽(4)壓緊並固定的葉輪(3),葉輪(3)內有通道為前端又為凸起的進漿口,在其外部設有3-6條與軸向夾角0-15度的或平行於軸線的彼此相互平行的稜筋,在泵體(5)前端又懸接著與其同心的除砂錐體(1)導塵彎頭(22)和球閥(22)、貯砂罐(26),在除砂錐體(1)內腔底面相切的切向進漿孔(2),葉輪(3)與除砂錐體(1)在靠近葉輪(3)外端邊緣處密封,使葉輪(3)保持僅有前端凸起的進漿口與前端除砂錐體(1)空腔相通,整個機器由底座(20)支撐,由電機(21)直接帶動。
權利要求1.一種除砂無堵塞泵,由動力源通過聯軸器(16)驅動由前後軸承(14)支撐於軸承體(13)上的主軸(17),軸承體(13)前端同心聯接著填料蓋(6)和帶有環狀空腔和出漿口下接機座的泵體(5)軸承體(13)後端底部由支腳(19)支撐並保持與泵體(5)同心,其特徵在於泵體(5)內主軸(17)前端用葉輪緊固帽(4)壓緊並固定的葉輪(3),葉輪(3)內有通道為前端進漿口突出並設有3-6條稜筋,在泵體(5)前端又懸接著與之同心的除砂錐體(1)、導塵彎頭(22)、球閥(23)、貯砂罐(26),在除砂錐體(1)底部一側設有跟葉輪(3)前端稜筋相對應處跟除砂錐體(1)內腔底面相切的切向進漿孔(2),葉輪(3)與除砂錐體(1)在靠近葉輪外緣的外端處密封,使葉輪(3)保持僅有前端的凸起的進漿口與前端的除砂錐體(1)內腔相通。
2.按照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除砂無堵塞泵,其特徵在於葉輪(3)為自後端依次為柱聯柱、柱再聯錐,錐再聯柱的臺形結構,並依次尺寸逐漸減小,自錐臺最後端至最前端柱臺的外圓面上分布著等分葉輪截面圓周的3-6條稜筋,稜筋與葉輪軸心線平行排列,或與葉輪轉向呈反旋向與軸心夾角0-15度平行排列。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除砂無堵塞泵,其特徵是所採用的葉輪內通道為自前端進漿的圓形柱口至內部呈阿基米德蝸線的2-3條出漿通道,其出漿口通道截面為圓形或為由呈阿基米德蝸線隔壁隔成的矩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紙漿處理設備中的一種除砂無堵塞漿泵,其由原通道式漿泵的基礎上,採用帶漿料加速稜筋的通道式葉輪(3)並有除砂錐體(1),在回水清洗的同時配以從進漿孔(2)切向進漿,使漿料在葉輪(3)作用下先在錐體內旋流除去重質雜質如鐵質、砂石後泵出,使漿泵具備了除砂功能,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打漿功能,從而保證了下道工序的機器的安全,而且重雜質去除率達90%以上,一機多用,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佔地面積小,廣泛適用於造紙行業使用。改掉了現有漿泵不能適應去雜功能、性能單一的缺點。
文檔編號F04D7/04GK2203720SQ9422551
公開日1995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1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1日
發明者王金聚, 孫啟本 申請人:山東省諸城市造紙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