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3:44:56
專利名稱: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尤其是一種可隨時監 控鹼液濃度、提高鹼吸收純化率、避免鹼液物質材料的浪費、操作簡單的一氧 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 一氧化氮氣體常採用亞硝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在反應中還會產 生二氧化氮、氧化亞氮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揮發的稀硫酸等酸性氣體, 其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就需要在鹼溶液中吸收清除, 一部分的二氧化氮也 能夠被鹼液吸收轉化為N03—。現有鹼吸收器常採用的是比較簡單的反應罐,從 反應釜中生成的夾帶有若干雜質的粗製一氧化氮氣體通過管路直接進入到一定 濃度的鹼液中,酸性氣體與鹼液反應純化後再進入到氣液分離器中。隨著氣體
和鹼液反應的不斷發生,反應罐中的0H—離子濃度也隨之改變,只有當鹼液中 0H—離子濃度在35% 42%時,才會達到最佳效果,除此之外一氧化氮與鹼溶液 在一定濃度比例條件下就會發生歧化反應,因此用現有鹼吸收器系列純化後的 氣體中二氧化氮、氧化亞氮雜質的含量只稍低於剛生產的粗製氣體。不僅鹼吸 收純化效率低,還要人工進行注液、出料等操作,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一種可 隨時監控鹼液濃度、提高鹼吸收純化率、避免鹼液物質材料的浪費、操作簡單 的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有反 應罐1,反應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在反應罐1內置有液位 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別安裝有注液閥6 及出料閥7,所述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的輸出端預計算機相接, 計算機的輸出分別與注液閥6、出料閥7及顯示器相接。
在所述的注液管2上安裝有電子流量計8,電子流量計8的輸出與計算機 相接。本實用新型可隨時監測鹼液離子濃度並通過注液閥控制鹼液離子濃度在合
理值範圍內,達到最佳的去雜效果,防止因不合理使用鹼液而遭成的浪費;液 位計及出料閥的結合使用保證反應罐內的液體量始終處於一種均衡狀態,避免 液面過高或過低而導致離子濃度檢測儀監測不準確的現象發生;可通過計算機 遠程監控和實施,操作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路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有 反應罐1,反應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在反應罐1內置有液 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別安裝有注液閥6 及出料閥7,所述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的輸出端預計算機相接, 計算機的輸出分別與注液閥6、出料閥7及顯示器相接。在所述的注液管2上 安裝有電子流量計8,電子流量計8的輸出與計算機相接。
工作過程
鹼液容器9電子流量計8、注液閥6與注液管2相接,將標準液位值、標 準鹼液離子濃度值及標準流量值設定在計算機內。液位檢測計4將檢測的信號 送至計算機,當溶液液位過高或過低時,計算機輸出信號給出料閥7或注液閥 6,控制自動開啟,當液位恢復到正常水平後,計算機輸出信號給出料閥7或注 液閥6,控制自動關閉。當離子濃度檢測儀5將檢測的數據輸送給計算機後,
計算機將其與標準值比對,與標準值不符時,計算機輸出信號給出料閥7或注 液闊6,控制自動開啟,當達到標準值後,計算機輸出信號給出料閥7或注液 閥6,控制自動關閉。同時計算機也可根據流量計檢測的結果,隨時控制注液
權利要求1.一種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有反應罐(1),反應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其特徵在於在反應罐(1)內置有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別安裝有注液閥(6)及出料閥(7),所述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的輸出端預計算機相接,計算機的輸出分別與注液閥(6)、出料閥(7)及顯示器相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其特徵在於在 所述的注液管(2)上安裝有電子流量計(8),電子流量計(8)的輸出與計算 機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一氧化氮氣體鹼吸收純化裝置,有反應罐(1),反應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其特徵在於在反應罐(1)內置有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別安裝有注液閥(6)及出料閥(7),所述液位檢測計(4)及離子濃度檢測儀(5)的輸出端預計算機相接,計算機的輸出分別與注液閥(6)、出料閥(7)及顯示器相接。具有可隨時監控鹼液濃度、提高鹼吸收純化率、避免鹼液物質材料的浪費、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C01B21/24GK201325877SQ20082023160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5日
發明者駿 劉, 孫書校, 孫成軍, 鄭建瓴, 驍 馬 申請人:大連光明特種氣體有限公司